人民日報:蘇貞昌應考量是否繼續干這“院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8 08:47:07  


  中評社香港1月8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載文說,陳水扁的元旦講話是他任內最后一次的“文告”,基於過往的經驗,台灣的一般民眾早已對此不感興趣,因為歷次“文告”說了等於沒說,說過的話也從來不曾兌現。所以無論他鋪陳新一套的“台獨”論述,或是沖著民進黨內“四大天王”展現他僅存的一點政治肌肉,表示2008年大選之前,還是由他當家做主等,但這些言語都上不了媒體頭條,因為它不具有任何新聞價值。故此這一年的扁文告全文,竟然沒有在數家島內重要報紙上刊登。反倒是他在“文告”中脫稿即興說出的一句話:“目前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沒有所謂的蘇修路線”,得到了媒體廣泛的刊載與探討。

  據報道,現場的“蘇修”先生聽到他老板在台上兩度提到“蘇修路線”,面色十分不悅,蘇貞昌第二天回復記者詢問時表示,元旦文告的內容,“府方”已有書面說明,扁事先特別告訴他,已就兩岸政策問題做了文字修改。

  文章指出,“沒有蘇修路線”在扁文告中提了兩次,引發了民進黨內不同的解讀。與蘇貞昌爭搶大位的謝長廷,麾下有大將“立委”李俊毅認為扁語中帶有警告的意味,“行政院”不要再開放了,提醒蘇不可以離開扁的基調。說白了就是在修理蘇某,將“蘇修”轉為“修蘇”。另一位民進黨“立委”詮釋,扁除了在元旦文告中兩次強調 “沒有蘇修路線”之外,在搭“高鐵”去台中時又說了一遍,使人想起一年前扁要謝長廷趕快下台的氣氛,看來蘇先生解甲歸田的日子也不遠了。力挺“蘇修”的 “新潮流系”“立委”鄭運鵬則很不客氣地說,扁對蘇貞昌好或不好都不會影響蘇的民調,但實在沒必要當場點名。若扁基於好意肯定“行政院”,那就是肉麻當有趣,若出於不滿,放馬后炮也不應該吧!

  文章說,扁對蘇貞昌何止不滿意,他急著想修理蘇某更非止一日了。蘇貞昌在兩岸政策方面基本上還沒起步,僅僅提出一兩件鬆綁或減少限制的提議,如八吋晶圓廠的技術由0.25微米放寬至0.18微米,考慮准許在台灣境內兌換人民幣,離付諸實行都還有一段距離。才放出空氣就被深綠人士炒作,認為蘇在修正神聖不可侵犯的“台獨路線”。

  扁現在把這些都攬過來,說成是經過扁批准的決定,有關兩岸關系、“國防”、“外交”等權力,他從未下放過,故此根本由不得一名區區“行政院長”來修正。扁是一個睚?必報的人,文告中的語氣略有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的意味。蘇貞昌觸犯扁最嚴重的行為是,“公務機要費案”偵結,吳淑珍等人受到起訴的當時,蘇曾認真考慮辭去“行政院長”一職。如果他率先辭職,以行動表示與扁及其黨羽劃分界限,他就是民進黨內“清廉改革派”的首領,登高一呼成為綠營的新共主。

  但是扁當晚立即召見蘇,一席話迫使蘇貞昌打消辭意,擁護鞏固領導中心的黨中央決議。蘇又在北高市長選舉前宣布,如北高兩市都選輸,他就辭職。個中含義很清楚,北高兩市選民投出對扁的不信任票,他就不願意和扁站在一起。從扁的立場看來,蘇貞昌至少有兩次表現了蓄意背叛,目前扁認為局面已大致篤定,做滿任期看來問題不大,修理“蘇修”的動作也一一開始。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有另一種解讀,扁對外說“沒有蘇修路線”,基本上可以看作他支持呼應“行政院”在去年底提出的兩岸經貿的開放政策,但是也畫出了“紅線”,警告蘇貞昌不要沖過了頭,處理兩岸關系的權柄他從未放鬆,和“閣揆”的任免權一樣,一直握在他的手中。

  文章說,或許蘇貞昌應當認真考量一下繼續干這個“行政院長”,究竟對他2008年爭取提名黨內“總統”候選人有幫助嗎?留在任上責任大、有風險,又成為眾人的箭靶。蘇一直以不落痕跡的手法向“中間路線”靠,希望能取得中間選民的認同,同時又不得罪深綠。但略略一動立刻被扁和基本教義派指責,落入兩頭皆空的窘境。謝長廷無官一身輕,最近反而在綠營中的聲望上漲,雖然隻是南部深綠群眾的擁護聲較高而已。蘇陷入兩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