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核衝突嚴重破壞全球氣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5 08:39:33  


  中評社溫哥華1月4日電/ 根據最新研究,即使是小規模區域性核衝突,都可能對全世界的氣候造成嚴重影響,帶來長達10年的寒冷期,使農業和整個社會都受到嚴重的危害。研究人員在美國舊金山的一次科學會議上報告說,小型核彈頭如果投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的衝擊。

  據VOA News報道,自從1986年以來,美國和俄羅斯簽訂的協議使核武器的數目減少了三分之二,但是,曾經提出核冬天概念的科學家表示,很多區域軍備競賽仍然有發生的可能。據目前所知,8個國家擁有核武器,2個國家正在製造,還有32個國家存放製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鈽和鈾。如果這些國家當中有2個用核武器互相攻擊,結果會怎麼樣?科學家利用電腦模擬出小型核戰爭造成的破壞景象。

  *區域性衝突威脅全人類*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大氣科學家童恩說,這類研究的結果令人相當驚異。童恩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在舊金山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發表演講時說:“區域性核衝突所造成的傷亡,足以和一度預期蘇聯對美國發動戰略性進攻可能造成的傷亡相比,這種衝突所產生的煙霧會引起氣候的變化和臭氧層的破壞,對全人類構成威脅。”

  童恩和他的同事說,如果把低當量核武器投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死亡的人數和爆炸所掀起的煙雲比大型武器要超出100倍,結果之一是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裂開一個大洞,不能再遮擋對人類有害的陽光紫外線。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的大氣科學家特科說,小型核爆炸所以會掀起大量煙塵,是因為現代城市裏有更多的燃料、塑膠和其他易燃物品。他說:“由於核武器擴散,加上人口向大城市移動,而經濟又在這些城市裏面集中,現在的人類社會非常容易被摧毀。”

  *冷卻效應將具長期性*

  研究人員說,小規模的核戰爭可能發生在熱帶地區,而不是像人們一度所擔心的那樣,發生在緯度較高的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研究結果顯示,在熱帶引爆核彈對氣候的影響更加嚴重,因為太陽的熱量會使爆炸所掀起的煙塵在大氣層裏上升得更高,對地球產生更為長久的冷卻效應。美國羅傑斯大學的環境科學家洛勃克說,這種影響可能是長期性的。洛勃克說:“如果這種事件發生在2006年,大幅度的冷卻效應會立即出現,整個地球的氣候會產生有史以來空前的變化。”

  小型核爆所造成的煙霧會阻擋陽光,使距離爆炸地點很遠的北美和歐亞大陸的大片地區氣溫下降,平均降低攝氏1度以上。洛勃克說:“在距離煙霧噴發很遠的地區,適於生長的季節會縮短10到30天,雨量和陽光減少,社會生活會被擾亂,熱帶地區的氣溫會大幅度下降,農業會遭遇極大困難。科學家說,小規模核戰爭不會像超級大國爆發衝突那樣帶來核冬天,但是也會對全世界造成嚴重的影響。科羅拉多大學的童恩說:“從目前的核擴散、政治動蕩和都市人口統計的情況看來,所有的社會可能正面臨人類起源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