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施壓 中海油開發伊朗天然氣或節外生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12:42:57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中海油2005年競購尤尼克失利的陰影再度籠罩在這家中國第三大石油企業的上空。昨天,有報道稱,中海油總公司此前與伊朗簽訂的天然氣開採協定可能因遭到美國的反對而橫生枝節。

  中海油:談判仍在進行

  據東方早報報道,上月,伊朗媒體透露該國政府已與中海油簽署了一份價值160億美元的天然氣協定。上述協定內容將包括開發伊朗北部Pars天然氣田以及建設液化天然氣輸送設施,用以將液化天然氣出口至中國。

  報道引用一名伊朗石油部官員的話透露,上述協議是一份諒解備忘錄。另一名伊朗石油官員則告訴當地媒體,上述協定是一份具體協定。他還表示,160億美元的開發成本中有50億美元將用於上游業務的開發,其餘部分將用於下游業務的開發。開發週期為8年。

  有報道則顯示,這一協定目前正遭到美國國會的質疑,後者認為其可能違背對伊朗實施的相關制裁,為此已對此協議展開調查。

  對此,中海油一位發言人表示,與伊朗的天然氣談判主要由中海油總公司來運作。據他所知,談判仍在進行。

  另外,中海油總公司一位內部人士表示,該公司的確正與伊朗洽談天然氣,但對上述協議及是否遭美掣肘一事不便發表評論。

  專家:美施壓在情理之中

  “由於中國當初也向美國承諾,支持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且其中涉及一系列制裁的範圍,因此,一旦中海油簽署的上述天然氣協定內容超出了此範圍,那麼受到美國的施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昨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一位不願具名的研究員說。

  作為伊朗的第二大天然氣項目,伊朗北部Pars天然氣田的儲氣規模僅次於該國最大的天然氣項目———南部Pars海上氣田。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估計,伊朗北部Pars天然氣田的天然氣儲量在48萬億立方英尺左右。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室主任李偉建此前表示,當時,伊核六方會談仍在進行,英美等國急於就進一步制裁伊朗進行表決,伊朗則公開放話不願意妥協。“當然,現有情報看來,上述協議仍只是意向,並不是最終協議。”

  李偉建指出,中國此前與伊拉克也曾簽過多個協議,但隨著薩達姆政權的倒臺,這些協定全部作廢了。

  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缺口至少達800億立方米。為填補巨大的能源缺口,中國將主要採取海上LNG進口和陸路管道天然氣進口的方式解決氣源短缺壓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