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計劃解密:鄧小平拍板 李登輝拚命擋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10:55:23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1989年11月30日,當時擔任台塑企業董事長、現任台塑企業創辦人的王永慶首度踏上大陸土地,密會當時大陸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敲定“海滄計畫”,不過,傳聞中來自台灣政府高層的一通秘密電話,卻讓“經營之神”的“神州夢”足足晚了13年,也錯失了先機。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1989年底,王永慶保持低調,刻意繞道日本,經由大連、轉進北京,生平首度踏上大陸土地,在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陪同下,與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面。

  那一年,被六輕計畫搞得焦頭爛額的王永慶,看好鄧小平實行經濟改革,大陸經濟會快速起飛,決定來個兩岸分進合擊,提前展開西進卡位。那時王永慶多次與石化下游座談,面臨龐大客戶急欲外移到大陸的壓力,決定在大陸打造一座從煉油、輕油裂解、石化原料到下游加工等一貫化的“石化王國”,搭配周邊的電廠、船隊與醫院等建設,估計整體投資金額將高達70億美元。

  整個神州計畫經王永慶與鄧小平會面後拍板定案,大陸很快敲定釋出廈門海滄約1萬公頃土地、加上漳州5,000公頃土地,讓他圓夢,整個特區面積相當於高雄市、麥寮六輕、新竹科學園區的總和。

  王永慶與鄧小平的親密互動,卻撩動當時擔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最敏感的一根政治神經,全力擋架,王永慶一手規劃的“海滄計畫”最後胎死腹中。

  這一拖,讓台塑的大陸布局足足晚了13年,其間王永慶曾提出以長江為運輸路線的“長江計畫”,也同樣被擋下,直到2002年,台灣政府才核准台塑赴浙江寧波設廠,不過已經錯失先機。

  即使到了今天,石化廠赴大陸投資煉油及輕油裂解,仍然在台灣政府管制名單中,少了這上游最關鍵的一塊,不但使得王永慶的大陸拼圖缺了一角,面對大陸最新提出的十一五計畫已決定大舉擴建輕油裂解廠,王永慶的心急可想而知。

  台塑海滄計畫的胎死腹中,可以說是台灣經濟封鎖造成的結果。

  經濟日報報道說,“政治”與“經濟”的糾結,讓原本眼光前瞻的王永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先機一步步流失。而其實不論石化產業或科技產業,這都只是冰山的一角,隨著王永慶主動解開這段歷史秘辛,希望當權者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