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預測:中國和印度走向經濟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08:24:45  


只要能夠緊緊握手,中國與印度難道沒有走向雙贏的智慧嗎?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美國《沙漠太陽新聞報》日前刊發文章說,中國和印度會走向衝突嗎?中國和印度誰將成為最有實力的全球經濟體?亞洲的這兩個經濟超級大國占了全球人口的1/3強,很多觀察家傾向于把這兩個巨人合在一起分析,稱之為註定要主導全球“經濟光譜”的未來世界大國,但是“中印”(Chindia)這個概念證明是一個神話。 

  人民網報導,由於兩國的人口增長、工業化進程和生產線的擴張促使兩國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競爭會日趨激烈,當前聚焦於不同戰略的這兩個亞洲經濟巨人最終可能走向衝突。

  目前,印度和中國在不同的軌道上進行競爭。中國集中於吸引全球主要日用品的製造商。北京利用龐大的低成本勞動力和設施使在中國基地上進行生產和全球分發成為可能。這使中國在銅、鐵和鋼製成品方面成為了世界領導。直到最近,中國才進軍高科技領域和國際知名品牌,中國的經濟決策層希望放緩基於廉價勞動力和生產大量日用品的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印度從1990年就打破了原有的經濟模式,轉而採取現在的增長模式。那時的印度決定集中精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並把其作為印度發展出口的一個手段。由於成功地複製了美國的矽谷經驗,印度一下子躋身于全球高科技領導之列。按目前的擴張速度,印度註定要成為高科技產品生產、元件和服務的全球領導。

  由於兩國的經濟目標完全不同,所以尚在萌芽狀態的中印競爭仍然處於低潮,但是變化的環境會迫使這兩個相對友好的鄰居走向越來越多的對抗。作為人口大國,兩國每年都要創造1500萬個新工作機會,以便把年輕人納入到勞動大軍當中,這將不可避免地在現有的製造業工作機會上產生競爭。令人驚訝的是成本優勢在印度一邊,那裏藍領工人的工資只是中國同類工人工資的一半。

  由於這兩個超大經濟體不僅在對方的市場上存在競爭,而且在爭奪自然資源上也存在著競爭,因此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資本主義國家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日益加劇的競爭值得人們密切關注。這或許能最終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在當今不斷變化的環境下,到底哪一個制度更有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