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印度人對苦難的集體冷漠 讓人心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3 15:18:28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張慧英今天表文章說,我要是住在印度,最近可不敢隨便上醫院,因為醫生們這陣子心情很壞,鬧著要絕食抗議。沒有比一個心情壞又餓昏頭的醫生更可怕的了。

  原因呢,是印度政府打算提高低等種姓階級的入學比率,醫生們認為這會影響醫學院的學生品質,降低醫學水準。一怒之下上街遊行,還有人絕食抗議。

  話說從頭,印度深受種姓制度的影響,社會劃分成上千種種姓,而且是世襲的。低階種姓包括了勞工、農人和僕役等等,這些低下階層大部分生活在赤貧中,教育程度低或根本是文盲,因此更加缺乏翻身的管道。但是,低階種姓人數超過人口半數,在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裡,票數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加上近來印度經濟起飛,貧富差距擴大,享受不到經濟果實的人怨懟漸生,導致社會上的不安緊繃益趨嚴重。

  印度政府在壓力下,於是決定增加低階種姓學生的入學比率。如果按照公平競爭的原則,大家應該各憑本事,但低階種姓享有的社會資源遠不及高階種姓,一開始的立足點就不公平了,只能靠不公平的墊高入學比率來實現社會公平,這和台灣給予原住民或僑生加分很像。因此,儘管醫生鬧絕食,印度政府至今似乎仍不打算讓步。

  而這,對於整個印度貧富不均問題來說,只是小小一步罷了。

  張慧英在文章中說,去年到印度採訪時,我對印度的種姓制度及貧富差距,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對於那裡對他人苦難的冷漠,卻完全始料未及、也無法想像。追著車子討錢的乞丐,瘦弱而黝黑,馬路邊單薄的帳篷下住著一大家子人,沒一個看起來洗過澡。孟買綿延不斷的貧民窟裡沒水沒電,入夜後各自燃起柴火煮飯,一片漆黑中如鬼火熒熒。這些人,有些是連種姓都排不入列的“賤民”(dalit)─或被稱為“不可觸碰的人”(the untouchable),有些則是低階而貧窮的種姓。他們的日子苦嗎?農民的日子更苦!

  套句印度人的形容,大部分農民是“生於債務,活於債務,死於債務”,因為利潤幾乎都被地主、錢莊榨走,很多苦不堪言又了無希望的農民乾脆自殺,以致於印度農民自殺率極高,而債務就轉移到孩子身上,代代相傳,永遠擺脫不了債務。

  在印度,日子過得這麼苦的人這麼多,但整個社會卻有一種集體的冷漠,冷到讓人心驚,好像許多人眼睛都瞎了一樣,看不見在四周處處可見的悲慘不公。種姓制度相信人本來就生而不平等,既是天意,日子好的人就不會對旁人的苦難有歉疚感,也不覺得自己有義務伸出援手,或進一步作制度上的改革。而且,相信輪迴來世的存在,更可以讓受苦者忍耐、旁觀者無動於衷。雖然也有慈善機構或不相信印度教種姓制度的人,但整體而言,種姓的影響力仍然深遠。像印度這樣的社會文化,要改善貧富差距減少社會不公,實在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調整入學比率其實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張慧英說,但是,我來自台灣,看到一群人可以對同一國度中的苦難視而不見,熱鬧繽紛的電視節目和廣告裡也看不到那塊世界,彷彿那一大群人口完全不存在一樣,我只覺得不可思議,很想問:“你們瞎了嗎?就在你們眼前耶!”

  可能是因為外有強敵及長期孤立,讓我們必須相濡以沫相互取暖吧,台灣再怎樣吵,彼此之間還是有命運分享與危難相扶的義務感,聽到有人受苦總是不忍,多少覺得自己該幫點忙。台灣人也許缺點很多,但真的是蠻可愛的。如果有人覺得台灣人其實也很冷漠,相信我,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冷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