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馬修路線 馬:當年藍委不該杯葛謝長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3 17:49:49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證實藍綠和解的政策方向。他強調國民黨作為最大在野黨,應成為負責的在野黨,必須理性問政、強力監督,絕不為反對而反對,對朝野和諧、台灣安定才有幫助。他甚至說:“前年我剛接主席時,謝長廷被杯葛兩次上台,我就有點不以為然。” 

  中國時報報道,馬英九表示,重點不是該不該讓謝長廷上台,而是讓他上台後,黨團能不能有強力的監督。“我們的立場就是堅持以台灣為主,做對台灣、人民有利的事。”他表示,日後國民黨在“立法院”處理中的多項法案,包括軍購、監委等,也將朝此方向努力。

  馬英九沒有否認“馬修路線”,但強調他自己一向如此。 

  針對上周三中常會拋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差距再大,也大不過我們與共產黨的差距”的宣示,馬英九表示“那是對事實與現狀的描述。”他說,國民黨是講道理的,願意在理性的基礎上和執政黨和解,也希望民進黨“當家不要鬧事”。 

  馬英九進一步闡釋,朝野合作的標準就是“理性主義”,並按憲法規定運作;即使對方佔據主席台,“也不代表國民黨有動手的權利”,雖然一時看起來會吃虧,仍應該展現負責理性態度,讓人民公評。 

  馬並以軍購預算為例,強調既然二00七年的相關預算已經通過,還包括兩億元的潛艦前期規劃費,再反對二00六年度追加預算就沒意義。政府已撤回六一○八億特別預算,“現在再談六一○八不切實際。”只要符合“國家”利益,為何要反對? 

  至於監委提名爭議,馬英九說,過去質疑提名不合程序、名單不符期待,但如果陳水扁要撤回名單重新提名,“再杯葛就沒有道理,‘總統’有‘憲法’提名權,不管‘總統’是誰,他就有有此權利。”對陳水扁主張政黨推薦,國民黨也表達尊重,只是目前時間太倉卒,略嫌草率,國民黨才主張延長一個月。 

  對軍公教十八%爭議,“立法院”昨天沒有處理民進黨團所提復議案,馬英九則解釋說,國民黨願意針對內容提出改革的建議,但民進黨自己提出復議案,卻又霸佔發言台,“自己的提案竟不討論,怪不得很多人認為乾脆不要延會算了。”民進黨這樣的做法不當,也讓朝野更加對立。 

  馬英九指出,類似例子很多,關鍵在於避免不理性的杯葛,執政黨不要當家鬧事,衝突降低,效率自然能提升。“立法院”在民進黨執政六年內,通過數百個法案,都是藍綠合作的成果,這都是朝野合作的具體實例。 

  媒體詢馬英九說理性問政,是否希望黨內不要亂爆料?馬英九說,很多爆料剛開始都會被嚴詞否認,但如“國務機要費”案,當初也是從“立委”爆料禮券案,才讓各界了解內情,畢竟“立院”必須監督施政;但的確要有更充分證據,媒體、輿論也該發揮監督功能。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