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40%登陸上限非鐵律,應適時放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2 17:17:39  


蕭萬長表示,兩岸經貿情勢已轉變,40%登陸上限非鐵律,應適時檢討放寬。(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今天表示,有關台灣上市上櫃公司赴大陸投資占淨值40%限制,當初以階段性方向制定,這不是鐵律,兩岸經貿情勢已轉變,政府應改以個案審查,若企業繼續在台擴大投資,沒有不放寬道理。

  台“經濟部”近日開放半導體業者西進中陸,從0.25微米放寬至0.18微米;但企業另一個最關切的40%登陸上限,“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表明暫時不考慮。蕭萬長當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曾執行這項政策,他今天表示,政策是階段性的,現在應該檢討。

  中央社報道,蕭萬長指出,當年會制定40%背景是因為繼許多傳統產業外移大陸後,許多科技上市上櫃公司因產業布局也要西進,由於上市上櫃公司使用大眾資金,政府必須要有管理標準。但他承認,也因為有戒急用忍的考慮,所以上限不能過半,最後訂在40%。

  他說,經濟政策都有階段性,當年對40%上限不是一成不變,現在情勢與十年前不同,到大陸投資的上市上櫃公司比例更大、且政府監督上市櫃公司,資訊更透明、台灣對外投資只限制對大陸,很明顯是政策限制。

  因此,他表示,他個人認為40%非鐵律,政府應針對個案進行審查,如果一家公司營運很好,且要台灣願意繼續投資,政府可以訂出數個標準適度放寬,否則政府上有政策、企業下有對策,企業終究會想辦法往外發展,但以政策限制卻造成這些出去企業再也不回來,近年台灣就是碰到這個難題,後果對台灣經濟影響更大。

  蕭萬長舉例指出,許多企業紛紛要在香港掛牌,事實上在香港上市費用相當高,且香港沒有製造業,也跟台灣主力發展產業不同,因此,若能調整一些不合時宜政策,對台灣資本市場也有相當大助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