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薩達姆身後的世紀命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31 14:40:39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新京報》今天發表題為“和解:薩達姆身後的世紀命題”的社論,指出薩達姆.侯賽因,這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在中東政治舞臺上叱咤風雲,尤其是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在國際上無人不提的名字,如今已經被從生命的花名册上注銷了。北京時間12月30日上午11點,薩達姆在伊拉克被執行絞刑。從判處絞刑到具體執行,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社論指出,人們一直懷著複雜的心情,注視著薩達姆身上發生的一切。在他的身上,民主、强權、和平、暴力、寬容、侵略、屠殺等諸多國際政治的符號被糾纏在一起。他也成爲了21世紀第一位被以反人類罪的名義處决的前國家領導人。儘管這是一個有著强烈政治意味的法律判决,但是當一份以薩達姆的名義發出的“絕筆信”,在伊拉克阿拉伯復興黨網站上刊載的時候,人們注意到他希望伊拉克人民“要把侵略伊拉克的那些國家的决策者和人民區別對待,不要去怨恨那些國家的人民”、“不要忘記,真主已經讓你們變成了友愛、寬容和兄弟般共存的典範”等詞句。

  復仇,這是一個20世紀的人們常常不願提及的關鍵詞。但是正因爲如此,人們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爲各種仇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薩達姆本人也曾經將復仇作爲伊拉克政權變革和對外擴張的理由。在這種局面下,伊拉克不但樹立了大量的國際敵人,其國內三大宗教力量之間也矛盾重重。

  而和解,則是薩達姆身後留下的世紀命題。今天再去討論薩達姆對伊拉克的政治價值或者政治意義已經沒有太大必要,但是如何化解在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種族、團體暴力衝突,則是一個伊拉克和世界人民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開始,伊拉克就面臨著如何重新恢復民族信任、國家認同,如何解决教派之間的武裝衝突的問題。在薩達姆被絞死後,這個問題會更加迫切。

  社論表示,從全球範圍內來看,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信仰與信仰之間,都仍然存在著大量的矛盾衝突。歷經了數十年甚至數個世紀的積累之後,這些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尊嚴與利益上的矛盾,不是輕易能够化解的。因爲今天的和解,不但要通過講究藝術的傳統外交手段取得國家間、政治力量之間的妥協,還要在國家之間、教派之間、政治力量之間形成彼此的尊重和利益平衡,才能真正實現維持和平的局面。而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戰爭、吞幷、解放、獨立之後,我們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一次惠及個人的和解。今天,這個過程仍然沒有結束。

  絞死一個人,也許的確可以結束一段歷史。對美國和伊拉克現政權來說,薩達姆活著一天,世界輿論和伊拉克的民族記憶,就會一直停留在美軍進入巴格達的那個瞬間。但是,絞死薩達姆决不是新歷史的開端,因爲當法律被和政治、仇恨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即便是一次有著充分法理依據的審判,也往往在歷史中被清晰地貼上某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標簽。事實上,國際社會和輿論比較容易形成一致的看法就是:處决薩達姆依然難解伊拉克當前的亂局。

  社論稱,據說,在3年前短暫的逃亡期間,薩達姆一直讀的一本書是《罪與罰》。人們無從想像薩達姆從書中讀出了什麽。復仇不是一種原罪,但人們却常常因此受到懲罰。而和解則是走出罪罰兩難困境的惟一辦法。故此,和解的誕生,要比薩達姆的死亡更重要。

  社論最後指出,希望拉克人民自己來决定自己的命運,早日實現穩定和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