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遠:台海相對和平符合中美共同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6 09:05:15  


郭震遠: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待未來的中美關係。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發表專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的文章。郭震遠對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全文如下:

  記者:今年中美關係在臺灣問題上有什麼新的變化?

  郭震遠: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美國的戰略及對華政策調整、中國對台政策的調整、臺灣島內局勢的變化和海峽兩岸關係的變化等,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利益關係出現新變化。但在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的不同層次上,利益關係的變化並不相同。 

  在基本的國家關係層次上,中美之間嚴重的利益衝突沒有改變;在國家戰略的層次上,中美的利益關係出現值得重視的變化,既保持台海局勢的相對和平穩定,又制約、遏制陳水扁之流的“台獨”行徑,成為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的共同利益。保持台海局勢相對和平是美國21世紀初期全球戰略、亞太戰略和對華政策的需要;同時是中國把握戰略機遇期的21世紀初期國家戰略的需要,也是爭取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需要。近年來中國對台政策的重要調整,特別是2005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四點意見”和《反分裂國家法》的通過與實施,充分表現了中國對維護台海局勢相對和平的高度重視。 

  記者:美國對台政策進行了哪些新調整? 

  郭震遠:美國對台政策的新調整是美國根據進入21世紀後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利益關係的變化做出的政策選擇。簡單來說,美國對台政策的新調整,就是同時強化美台軍事安全合作和對陳水扁“台獨”行徑的約束。 

  強化美台軍事安全合作,不僅繼續向臺灣出售先進的武器裝備,提升美台軍方高層人員往來的層次、美軍高層人士參加臺灣的軍事演習等傳統的合作,而且開始進行新的合作,包括強化美台協同作戰能力,例如通過日台作戰系統聯網,實現美台作戰系統聯網;將應對台海局勢納入美國亞太軍事戰略部署調整和美日軍事同盟,等等。而另一方面,強化對陳水扁“台獨”行徑的約束,則主要是通過強調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和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以及公開和不公開表明對陳水扁的不滿方式,對其施加壓力。 

  美國堅持插手、干涉臺灣問題,就必然堅持繼續充當臺灣的保護者、支持者,繼續保持和強化美台軍事安全合作。但是,海峽兩岸綜合實力對比消長變化,大陸強而臺灣弱的趨勢不僅不可逆轉而且差距還在加速擴大。所以,美國認為只有更直接、更緊密地將臺灣納入其亞太軍事戰略部署之中,才能比較有效地保護、支持臺灣。同時,保持台海局勢相對和平,成為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在陳水扁不斷加緊推進其“台獨”路線的形勢下,美國必然強化對陳水扁“台獨”行徑的約束。
 
  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出現有限合作的可能 

  記者:如何看待今年美國對臺灣政策的調整? 

  郭震遠:今年美國對台政策調整,直接導致了美台關係複雜化。強化美台軍事安全合作,必然強化美台關係,而且更加鞏固美國對臺灣的保護、支持;強化對陳水扁的約束則勢必強化美台矛盾,不僅陳水扁的“台獨”行徑損害美國需要的台海局勢相對和平,而且陳水扁面對美國約束,採取“當面應付、背後抗拒、事後修補”的策略,已經衝擊了“美主台從”模式,實際上企圖迫使美國從屬於其利益,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容忍的。“美主台從”模式的動搖,導致了美台相互不信任感的加強,其中尤以小布希政府對陳水扁的不信任感突出,並且對其處理美台關係的方式產生了直接影響。美台關係這兩方面同時存在、同時發展,是美台關係史上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 

  美台關係複雜化表明,儘管長久使大陸與臺灣不得統一,始終是美台共同政策目標這一點沒有改變,在可預見時期內也不會改變,但這一目標分別對於美台的重要程度的差別卻更加突出。顯然,進入21世紀,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利益的變化推動了美國對台政策的調整。 

  記者:今年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出現合作勢頭,引起了普遍關注,這是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出現以來前所未有的。
 
  郭震遠:對。今年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出現了有限度合作的可能。在保持台海局勢相對和平共同利益的基礎上,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合作。2002年8月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後,特別是2003年下半年拋出“公投綁大選”後,在台海局勢日益惡化的形勢下,中美之間約束、遏制陳水扁嚴重“台獨”行徑的事實合作日益明顯,在2006年一季度陳水扁製造的“廢統”事件中,中美遏制其“台獨”行徑的合作又有進一步表現。 

  美國對台政策突出的雙重性,既要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同時又不希望捲入重大衝突。雖然中美對陳水扁“台獨”分別制約和遏制,但實際的事態發展表明,這種事實上的合作是有限度的。美國一再重申的“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清楚地表現了美國的限度。美國這種有限度的約束,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台海局勢的嚴重惡化,但也給陳水扁“台獨”行徑留下“進兩步,退一步”的空間。
 
  臺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起伏主要原因的局面將減少 

  記者:如何看待未來的中美關係? 

  郭震遠: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待未來的中美關係。 

  第一,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的重要性沒有減少。歷史顯示,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干擾因素。進入21世紀以來,儘管中美之間出現了保持台海局勢相對和平的共同利益,但並沒有跡象表明美國準備停止插手、干涉臺灣問題。關鍵在於,儘管中美關係持續改善、發展,但美國沒有,而且在可預見的時期中也不可能停止對中國的防範、遏制,所以一直需要以臺灣問題作為牽制、防範中國的重要戰略手段。在這個意義上,臺灣問題涉及美國總的利益,只有防範、遏制中國不再是美國戰略和對華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美國才會減少乃至停止插手、干涉臺灣問題,在出現這種戰略性變化前,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的重要性將不會,也不可能減少,更不可能消失。 

  第二,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進入21世紀,保持台海局勢相對和平成為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導致出現海峽兩岸關係緊張並不必然導致中美關係緊張的局面,甚至出現中美有限合作,制約陳水扁“台獨”行徑的局面。顯然在這個意義上,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臺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起伏主要原因的局面將減少。 

  第三,臺灣問題將繼續嚴重干擾中美關係,但始終不會也不可能改變中美關係的發展大趨勢。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兩岸衝突明顯加劇後,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在21世紀初期可能進入衝突相對緩和、敏感程度相對下降的階段。但必須認識到,中美關係中的臺灣問題從出現之時起,從來就不是中美關係的決定性因素。中美雙方都越來越明確地認識到,保持中美關係相對穩定,發展中美更廣泛的合作,符合雙方在21世紀初期和更長期的利益,這一判斷決定了儘管臺灣問題會一再嚴重干擾中美關係,但中美關係持續改善、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記者:12月18日,美國新一任國防部長蓋茨宣誓就職。他上任伊始就臺灣問題的表態很強硬。您認為這對於今後的中美關係以及美國的對台政策有什麼影響? 

  郭震遠:我不認為美國國防部長的更換對於今後的中美關係和美國對台政策會有什麼影響。美國原來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是著名的“鷹派”,拉姆斯菲爾德下臺是因為美國在伊拉克的政策難以維繫,和臺灣問題沒有直接關係。新上任的國防部長蓋茨原來是中央情報局局長,被人稱做“謹慎的人”。在為人處事方面,要比拉姆斯菲爾德低調、靈活、溫和。他的表態只是一個形式,而且對臺灣政策有一定影響作用的主要是國務卿,國防部長的影響作用還是有限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