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止貿易保護主義幹擾中歐經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2 08:13:03  


中國領導人力促中歐關係健康發展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發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的文章說,縱觀2006年的中歐關係,雖不如去年那麼轟轟烈烈而略顯平淡,卻更加務實。中歐自2003年決定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一步一個腳印,成為當前國際關係中一對十分活躍的大國關係。

  文章分析,今年中歐關係在以下方面取得進展:9月9日第九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在芬蘭成功舉行,雙方強調了高級別政治對話和各級磋商對增進理解與信任、擴大共識和提升雙邊關係的重要性。雙方同意啟動有關夥伴合作協定的談判,以充分反映當前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廣度和深度。雙方的合作與對話在擴大,如在能源、交通方面進行戰略對話,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首次磋商,在環保和衛生合作方面也增多。中歐副外長級的關於政治安全的戰略對話已進行了兩次,對話的話題廣泛,不僅談雙方關係,而且討論國際和地區問題。歐洲議會出現對華交往的積極趨勢。歐洲議會5個黨團、70多名議員先後訪問中國,歐洲議會議長13年來首次實現訪華。歐洲議會對華態度正在發生有利於中國的積極變化。經貿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全年將突破2500億美元。歐盟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中國也保持為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

  文章指出,今年的另一個看點是,歐盟委員會發表的第六份對華政策檔,比以前更加強調雙方的“責任”。10月24日,歐盟委員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發表了題為《歐盟與中國:更緊密的夥伴、承擔更多責任》的對華政策檔。這也是作為本屆歐盟委員會首份對華政策檔。它稱“歐盟必須有效地應對中國的崛起。同時,為了應對自身的挑戰,歐盟必須挖掘與中國夥伴關係的潛力”。檔說,歐中關係日益成熟和務實,歐盟必須繼續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隨著歐中戰略夥伴關係更加密切,雙方的責任也在增加。這表現在,歐盟對華政策的基調仍是積極、務實的。當然,中歐在貿易、軍售、人權等問題仍有分歧。

  文章認爲,展望明年,需要特別關注歐盟如何走出歐憲危機。中國支持歐盟的一體化事業,相信一個更有信心的歐盟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將有利於建立一個更加平衡、多元的世界。但去年法國與荷蘭否決《歐盟憲章》,使歐盟一體化進程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一年來,歐盟內部對於歐憲前途的爭論不斷。明年上半年將是德國擔任歐盟的輪值主席國,儘管德國也想在這期間有所作為,但前景仍不樂觀。這可能使歐盟內部對未來一體化的走向分歧增大,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對歐憲失去信心。在此情況下,應當防止和排除貿易保護主義對中歐平等互利的經貿往來的幹擾。

  文章指出,中歐可以合作的領域很多:如可以在軟實力建設方面加強合作。雙方都致力於多邊主義。歐盟的治理模式與中國的治理模式有不少契合點。歐盟致力於實現“里斯本計畫”;中國致力於“十一五”計畫與和諧社會建設,雙方可以取長補短,豐富世界的多樣性。12月11日,歐盟外長會議通過一項對華決議,第一次在正式檔中公開讚揚中國的“和諧社會”理念。當然,雙方應腳踏實地擴大交流與合作,特別需要通過一些具體的專案,加強民間的交流,為不斷充實這一戰略夥伴關係夯實基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