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讓美軍乏力 美不可能與以對伊朗動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0 12:38:40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日前暗示以色列會對伊朗採取軍事措施,以阻止其繼續從事核開發計劃。令人回味的是,美國這次卻對以色列單邊軍事行動表示不滿,分析認為,美國並非不想以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但現實情況卻讓它鞭長莫及。
 
  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對於以色列此次的表態,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蓋茨表示,美國並不願看到伊朗遭到襲擊,“任何外部勢力對伊朗的入侵,都會使駐伊美軍的處境變得更加糟糕。”美國決策者擔心,以色列為阻止所謂“伊朗核武計劃”而採取先發制人打擊,會把美國拖進另一個巨大泥潭。《華盛頓郵報》稱,美國被伊拉克這條絞索給束縛了,“絞索的鬆緊扣握在德黑蘭手裏”。
 
  美軍目前幾乎完全依賴經什葉派控制的伊拉克南部進入科威特的這條“南方供給線”。美國防務問題專家認為,如果這條重要供給線被切斷,美軍在受到攻擊的情況下,就沒有足夠的燃料自保或撤離伊拉克。
 
  如果美國或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設施發動襲擊,德黑蘭可能採取兩種方式切斷美軍的南方供給線:第一種是效忠德黑蘭的什葉派民兵組織,響應號召攻打整個南部地區的美國部隊。第二種是伊朗先發制人地向伊拉克出兵,與什葉派一起,對美軍形成左右夾擊之勢,伊朗裝甲部隊直接切斷美軍的供給線,並採取“典型的機動作戰”從南部包抄美軍。
 
  據美國國防情報局前中東情報處主任派切克•朗恩透露,不時與美軍發生衝突的伊拉克武裝馬赫迪軍、巴德爾旅等可能會採取行動,把供給線變成“四百至八百英里長的射擊場”。朗恩指出,這些組織“很有可能在途中伏擊美軍供給車輛”。要知道,裝滿供應物資的運輸車輛沒有絲毫防禦能力,任何企圖切斷美軍供給線的行動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據朗恩估計,萬一地面供給線被伊朗勢力切斷,空投物資不可能超過日需求量的25%,而經過約旦或土耳其的替代供給線,要麼可能得不到安卡拉(土耳其首都)官員的配合,要麼會遭遇伊拉克安巴爾省遜尼派叛亂分子的強烈抵抗。

  此外,美軍供給線的另一個軟肋——科威特的倉儲基地和伊朗控制的霍爾木茲海峽交通咽喉,會遭到摧毀,就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兩伊戰爭期間一樣,美軍會在第一時間彈盡糧絕。
 
  另有一批專家認為,伊朗也在用“第四代戰爭”手段,防範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所謂“第四代戰爭”,是指包括電腦戰、恐怖主義、網路戰,以及利用電腦技術和生化技術進行攻防等在內的一系列作戰行動。這是在資訊時代的作戰環境中,把城市作戰、大規模犯罪與恐怖主義相互融合、發展和演變的結果。

  目前,駐伊美軍很容易受到正規軍和遊擊隊組織展開的這種襲擊。美軍在伊拉克沒有野戰部隊,他們的部隊分散在各個地方,疲于應付叛亂分子,很難立即被召集起來迎戰一支常規部隊,尤其是在燃料消耗殆盡的情況下。
 
  五角大樓的鷹派認為,在美國和以色列具有優勢的空軍面前,伊朗部隊根本無所遁形。但防務專家林德說伊軍可利用沙塵暴做掩護,“就像德國人在1944年阿登戰役中選擇在最惡劣的天氣發動進攻一樣,伊朗也可以等惡劣天氣到來後再採取行動。在他們貼近我們的部隊之後,空軍也沒辦法襲擊他們,因為這樣很有可能傷及自己人。”
 
  退役的美國陸軍上將邁克凱弗裏強調,美國不能再為以色列火中取栗了,伊朗核問題必須通過政治途徑解決,14萬駐伊美軍征服不了伊拉克,更不用說徹底佔領伊朗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