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問題專家:中美關係在穩定中向前推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0 10:12:23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人民日報》今天刊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研究員袁鵬的評論文章說,以中美首輪戰略經濟對話的啟動和新一輪“六方會談”重啟為標誌,中美關係在穩定狀態下和合作姿態中度過了2006年。穩定是當前中美關係的關鍵字。

  文章說,其中,穩中有進是中美關係最鮮明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多個方面:其一,首腦互動成效顯著。從年初胡錦濤主席成功訪美到年底APEC會議上布什拜會胡錦濤,中美兩國領導人在頻繁互動中加深瞭解、增進友誼,不僅為兩國關係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為應對一系列雙邊關係的具體問題指明了方向,確保了中美關係穩定合作的基本方向不動搖;其二,兩國開闢了新的機制性合作平臺。繼中美戰略對話、商貿聯合委員會等機制之後,兩國領導人倡議成立了戰略經濟對話這一新的機制,它既是上述機制的有益補充,也是它們之間的有效聯結,為從戰略層面把握兩國經濟關係的平穩發展和從經濟問題入手推進兩國戰略關係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三,軍事交流全面恢復。拉姆斯菲爾德實現訪華、郭伯雄成功訪美,兩軍首次聯合海上搜救演習的開展,兩軍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均從不同側面顯示中美軍事關係正在全面走出“撞機事件”的陰影,走向建立互信、謀求合作的新階段;其四,中美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合作更加緊密、有效。其中圍繞“朝核危機”的協調與合作最引人注目。

  中美關係穩中有進是兩國共同努力的結果。一方面,中國始終堅持發展對美建設性合作關係不動搖,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把握中美關係大局;另一方面,美國以“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為核心的相對積極的對華新戰略框架也未因佐利克的離去而人走茶涼,不僅被保爾森等新的“知華派”所繼承並有所發揚,而且得到布希本人的一再肯定和堅持。這正是中美關係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文章指出,中美關係的平穩背後也存在諸多隱憂。這些隱憂一旦處理不慎,有可能干擾兩國關係建設性合作的積極方向,因此必須備加關注並力爭排除。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兩國經貿問題愈演愈烈,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套辦法。美國目前從各個層面加大對中國金融開放、經濟增長方式等深層次、體制性問題的干涉,給中美經貿關係的順利發展帶來雜音。另外值得警惕的是,兩國在超越雙邊關係之外的“第三方”因素上正在形成一系列新的摩擦,諸如蘇丹問題、委內瑞拉問題、非洲問題等等,其中既有同能源、地緣等兩國戰略利益相關聯的根本利害衝突,也有因美方某種戰略認知差異所導致的戰略誤判。處理不善,勢必殃及兩國關係的未來。

  隨著民主黨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全面獲勝,美國國內政治版圖正在被改寫。民主黨根深蒂固的對華觀,諸如對人權問題沒完沒了的糾纏、對經貿問題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評等等,多少將給布希政府當前的對華政策造成負面影響。這樣一種新的政治局面無疑給存有隱憂的中美關係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當然,美國在全球層面面臨的戰略困境將如何影響中美關係的發展,也是必須思考並加以關注的大問題。中美關係如何在初步實現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健康發展,是未來兩國決策層著力的重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