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理性看待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5 09:07:43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14日和15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美國派出了最強財經高官陣容。為了准備這次對話,在出訪前夕,他們密集會見了美國主要商業協會和大公司代表,聽取意見。中國方面也派出了超強陣容出席。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載署名文章評論說,面對這樣的豪華陣容,不同的人自然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期待。有些美國政界人士和媒體似乎把每次中美對話都當作是向中國施加壓力的機會,這次也不例外。有的美國政界人士聲稱要求保爾森一行帶回他們所期望的“有形”的成果﹔有的美國媒體則稱,“在國會的重壓下,保爾森不能再靠賣幾架波音飛機交差”等等。其實,這些說法充分說明了他們對中美經貿關系和這次戰略經濟對話正確定位的不了解。

  文章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一個協商的場合,中美經濟之間有很多問題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來協調,需要這樣一個機會讓雙方決策者當面聽取對方的想法和意見,避免錯誤判斷,避免意見分歧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沖突。這才是中美經濟對話的正確定位,這才是我們應當期望中美經濟對話可以取得的最大成果。協商並不是隻有一方提出要求而另一方無條件照單全收,中國同樣對美國有很多要求,美國同樣在越來越多的雙邊、區域和全球事務上需要中國的支持。

  在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第一份全面評估對華貿易關系的報告中,列舉了美國從對華貿易關系中的受益之處:廉價中國商品促進了美國無通貨膨脹的經濟增長﹔中國是美國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2001年以來,美國對華出口增長5倍於對世界其他地方出口的增長,中國從美國第九大出口市場躍居第四大出口市場,2004、2005年美國對華出口增長率分別高達22%、20%,等等。沒有對華貿易,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就不可能出現該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長期無通脹增長。美國從中國得到的最大利益是無通脹增長的宏觀經濟環境,這也是一個國家在對外經貿中能夠得到的最好的東西。如果過多地追求另外一些指標,很可能對給美國帶來如此巨大利益的正常中美經貿關系造成重大干擾。我們希望來參加對話的美國經貿決策層人士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文章指出,不錯,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等議題是美方向中國提出的熱門議題。可以肯定,在這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后,肯定會有人借機炒作人民幣匯率問題。同樣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改變不了基本面。我們沒有辦法不讓別人炒作,但可以讓自己理性一點,不受那些投資銀行的忽悠。就知識產權等議題而言,其中固然有合理成分,但不合理成分也相當多:一些美國企業和機構對中國商標、傳統知識、遺傳資源等方面知識產權肆意侵犯,用無效專利向我們索取高額專利費……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美國知識產權法規紕漏之多,以至於包括IBM在內的不少美國企業也對之嘖有煩言,主張美國在這方面向中國學習。

  兩個大國如此眾多的財經高官匯聚一堂,實屬不易。相信雙方能夠表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氣魄和眼光,本著合理分擔責任義務、分享收益的原則,更好地協調中美經濟政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