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民進黨快速縮水 已經輸了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07 11:36:37  


選後新戰局,一觸即發! 被壓迫被驅趕的民進黨人,何時醒悟。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辜寬敏對蘇貞昌的嚴厲攻擊,黨內同志對於羅文嘉在美國演講發言的破口大罵,讓蘇貞昌與羅文嘉成為位移後的民進黨祭壇上的犧牲品,新的民進黨主流拿他們來確認自己的權力地位。於是,選後真正要上演的,是在民進黨自我放棄讓出的“第二勢力”空間裡,產生出足以和國民黨、和馬英九抗衡的新共主。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發表楊照的文章說,再怎麼有經驗的選戰觀察者,甚至再怎麼有經驗的選戰實戰者,都很難不佩服陳水扁的操作,他的意志他的手腕,以及他在選舉中顯現的熱情。 

  這場嚴重失焦的選戰,出現了空前未有的奇特現象。北高兩市的主要候選人,選前超級周末的群眾場上台演講時,嗓音竟然都還完好如常,沒有哪一個明顯“燒聲”的。 

  祇有陳水扁,嗓子啞了。不祇是他比候選人更賣力,他比候選人更熱情、更認真。 

  讓媒體對陳致中的美國生活、美國帳戶炒得火熱;同時也讓黃睿靚是否要替陳水扁生“美國金孫”炒得火熱之後,精準地選好時間,陳致中與黃睿靚連袂返台。那是什麼樣的時間?羅文嘉預定回台的時間。巧妙地讓陳致中夫妻壓過了羅文嘉可能帶來的衝擊。 

  接著公布工作證與護照正本,然後陳致中到高雄站台,短短四十八小時內,選情明顯有了變化,至少在高雄,民進黨與陳菊的支持者士氣大振,也提升了傳統綠營支持者在選舉日投票的意願。 

  媒體、政壇大家習慣提的問題是:“黃俊英在高雄要領先多少,才真能篤定安心可以擊敗陳菊?”問這種問題,顧慮的不會祇是民調中查訪不到的民進黨隱性選民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大家預期到選舉日前,陳水扁還會持續出招,而且大家想破頭都沒把握猜得到陳水扁還會出什麼招、還能製造多大的效應。 

  這是在嚴重逆勢中,民進黨最大的資產。不管民調支持度有多大的差距,在看好度上,民進黨候選人一直都有不錯的表現。有趣的是,藍營支持者尤其在看好度調查上,顯現了小心翼翼的態度,不敢輕易認定民進黨候選人已經出局無望了。 

  幾乎每個人都承認陳水扁和民進黨會打選戰,幾乎每個人都假設陳水扁與民進黨還有沒拿出來的絕招,幾乎每個人都必須承認:猜不準看不透陳水扁與民進黨還有什麼樣的絕招可使。 

  祇要在選舉中,陳水扁與民進黨的不可確定性,就成了對手最大的噩夢、恐慌,也就成了民進黨支持者不放棄希望的最後依賴。 

  從一個角度看,我們看到了簡直絕望的情景,好像不管陳水扁與民進黨犯了多大的錯誤,從“治國”無方到身陷貪瀆泥沼,不管輿論、民意曾經發出多強烈的批判怒吼,祇要到了選舉期間,運用高超的媒體及議題操控技巧,加上出其不意的衝刺奇招,陳水扁與民進黨總能化險為夷,抵消掉原本的負面傷害,藉選票重新站立。 

  我們祇能得到一個結論:祇要掌握選舉熱情與選舉技巧,平常再糟再爛,就都無妨無傷。掌握選舉就掌握選票,也就能繼續掌握政權。 

  多麼悲哀,多麼無奈! 

  事實真是這樣嗎?從二○○○年到現在,大部分時候,似乎真的都是選舉技術壓過一切,一次次救了陳水扁和民進黨。然而我們不能、更不必假設狀況會一直這樣。很有可能,今年的選舉會是變化出現的轉捩點,終於要出現光是選舉技術無法解決的政治難關了。 

  因為民進黨已經累積了太多太重的內傷,在這次選後,內傷將壓得民進黨再也無法靠一點選票進補,就又能生龍活虎了。 

  陳致中返台的前兩天,陳菊和辜寬敏、彭明敏等台獨大老,一起召開記者會,接受台獨大老的背書稱讚。會後,辜寬敏執意將記者留下來,慷慨陳辭發表了一番對蘇貞昌的攻擊,甚至要蘇“永遠退出政壇,不得再出任公職。” 

  這件事,具備高度象徵意義,表現了民進黨的內傷部位與內傷程度。陳菊為什麼要如此大動作地拉攏獨派?因為陳致中、黃睿靚滯美不歸,質疑陳水扁“做美國人阿公”的聲浪,已經動搖了台獨基本盤對民進黨的支持。 

  而陳菊尋求台獨大老背書,製造什麼樣的效應?讓她自己以及民進黨的形象,進一步朝原本是台聯的極端光譜位置挪移,進一步犧牲中間選民的支持;讓她自己以及民進黨,與老年選票更加密接,棄守年輕世代認同。 

  這些效應,不是靠陳致中回來站台,就有辦法扭轉的。民進黨這次選舉,看來不至於完全崩盤,其實靠的是朝台聯的方向逼擠,擠出了最極端主張台獨、最極端反對國民黨的選票。民進黨成功利用了台聯與李登輝的錯誤,進逼台聯陣營,獲得迫切需要、難得的喘息空間。 

  悄悄地,還是叫“民進黨”的這個黨,其實已經徹底位移了。不祇在台獨立場上位移,在民主立場上、進步立場上,一概統統位移。攻擊施明德,否定美麗島黨外時代的遺產,是民主的位移。強調“本土第一、清廉第二”,是進步標準的大棄守。更別提吳淑珍鑽戒、黃睿靚皮草、陳致中法國餐廳奢華消費,對於進步價值的摧殘。 

  其實已經位移了的民進黨,必將在未來一步步喪失在中間地帶的陣勢。如果民進黨的政治位移始終悄悄進行,那麼或者還有一部分的同志、一部分的選民,會在迷惑中維持習慣,祇認民進黨招牌,而不細究其變質了的內容。 

  然而辜寬敏對蘇貞昌的嚴厲攻擊,顯示了位移不會一直悄悄進行。與辜寬敏動作同時發生的,還有黨內同志對於羅文嘉在美國演講發言的破口大罵。羅文嘉真的講了什麼十惡不赦的話嗎?蘇貞昌真的犯了什麼嚴重的錯誤嗎?不,他們是位移後的民進黨祭壇上的犧牲品,新的民進黨主流拿他們來確認自己的權力地位。 

  這些傢伙從“國務機要費”後冒出來代表民進黨的人,已經迫不及待要清算、排擠還留在原本舊民進黨立場上的人,他們的動作,很快會讓羅文嘉乃至蘇貞昌警醒寒心,逼迫他們思考:這個民進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政黨?我真的要將自己的政治前途跟這個政黨綁在一起嗎? 

  這些人的動作,也必定很快驚擾原本的民進黨選民自問:這還是原本我們贊同、認同、協同要打造台灣未來的那個黨嗎?留著名字卻將內容徹底改過的民進黨還算是同一個民進黨嗎?還可以讓我們習慣性地投下一票嗎? 

  放棄中間,移向光譜邊緣,是民進黨的一大內傷。新極端派對舊中間派無情殘酷的鬥爭,是民進黨的另一大內傷。這兩項內傷,都不可能靠選舉選票來治療,甚至還會因為選舉催化,更加惡化。 

  內傷成為外傷,到這個階段,祇差一小步。祇差民進黨內有人當童話中大叫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孩,勇敢承認:這個民進黨,已經不是原來取得執政權時的那個民進黨了。這個民進黨根本沒有踩在台灣中間主流的位置上。更重要的,要有人勇敢承認:這樣一個走偏鋒的民進黨,沒資格繼續當台灣第一、第二大黨。等大家認清楚目前這個民進黨的真實政治面貌,那麼民進黨還能吸引住的選票,充其量祇會比本來的台聯多一些罷了! 

  換句話說,內傷後的民進黨已經快速縮水,縮水後的民進黨讓出很大一塊政治領域。端視有沒有被壓迫被驅趕的民進黨人一朝醒悟:原來民進黨失去的地盤,將會比民進黨能保有的,還要更大。與其留在民進黨內,被這些“新貴”們嫌惡,幹嘛不去另起爐灶經營那些對民進黨失望的中間選民。 

  這不是以往所說的“組第三勢力”,因為內傷後的民進黨,一旦被揭開實力真面目,根本撐不起“第二勢力”的地位。於是,選後真正要上演的,是在民進黨自我放棄讓出的“第二勢力”空間裡,準備要透過合縱連橫、鬥爭合作,產生出足以和國民黨、和馬英九抗衡的新共主。而且,很可能這個新共主根本不是民進黨能左右的,甚至不會和民進黨有什麼實質關係。 

  選後新戰局,一觸即發!   


    相關專題: 臺北、高雄市長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