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嚴防經濟大起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07 10:31:42  


資料圖片:胡錦濤在過往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初冬的北京已經寒氣逼人。位於中央電視臺南面的京西賓館,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12月5日到7日,一年一度,為期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這裏舉行。

  南方網報導,對於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一些專家歸納為三個方面:經濟增長、環境資源、社會事務。 

  經濟增長議題,主要是要防止2007年出現經濟大起大落的“過山車效應”;環境資源議題,主要是研究解決日益嚴峻的污染物排放、能耗增加問題;社會事務議題,主要是研究解決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啟動國內消費。

  這三大議題,都是為了防範未來幾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實現經濟增長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形成的決策,將成為2007年國家經濟政策的基石。

  嚴防“過山車效應”

  決策層對於2007年經濟出現“過山車效應”危險的警覺,主要來自兩方面的異動。

  一是近月全國各地投資增長幅度回落較大。統計顯示,隨著國務院清理新開工項目督察組10月份開展工作,10月份當月城鎮投資增幅只有16.8%,是近幾年來最低。當月整個東部地區,以及全國10個省市投資新開工項目出現負增長,其中上海更出現40%的負增長。

  10月當月,工業增加值增幅出現近幾年的最低,經濟增長幅度降低至8%左右。這和第二季度11.3%的經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二是美國經濟的風險顯露。多方預測美國經濟目前存在硬著陸的危險。目前中國外貿總額占GDP比重已經達到70%,美國經濟每下降一個點,會影響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下滑6個百分點。

  投資和出口兩方面的風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中央高層對2007年經濟能否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深為關注。

  “目前不確定性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分析說,“一旦失控爆發金融危機,經濟將以系統的崩潰來進行強制性的調整。”

  因此,按照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研究2007年如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防止“過山車效應”。

  經濟大起大落的“過山車效應”,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曾多次出現過。每當一個經濟週期結束,經濟增長率往往會大幅下滑,物價出現負增長。這種情況經過多年的調控已經有所好轉。但是根本問題並未解決。專家們認為,治本之策,在於對宏觀調控機制加以改進。

  為此,國家發改委最近已經完成了一個關於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機制的相關調研。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發改委將會拿出具體方案,力爭2007年在宏觀調控機制上有創新性的突破。

  財政買單啟動居民消費

  出於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考慮,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另一亮點,是研究如何在增加居民消費方面採取實質性的動作。
  事實上目前居民的開支是在大幅增加,只是不是花在消費上。

  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2005年我國城鄉居民用於教育和醫療的額外支出,導致其他消費減少5810.7億元。

  研究顯示,這5810億元約相當於2005年財政支出的17.2%。如果中央財政能多支出這5810億,則我國居民消費率可以從目前的38.2%提高到41.3%,最終消費率可由目前的52.1%提高到55.2%。

  而國家也拿得出這麼一筆錢。

  據預測,今年中央財政收入有望接近4萬億。中央國有企業的利潤將達到1萬億左右。有消息說,國有企業可能從2007年起重新開始支付於1994年停滯征繳的紅利。因此今天的中央財力已經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國有企業的利潤上交紅利後,中央財政可以增加支出,增加城鄉弱勢群體的收入,進而增加消費。”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副院長馬曉河在此前的一次會議上說。

  政府加大公共品服務支出,已經成為各方共識。

  香港50%的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而不是像中國內地這樣,絕大部分居民被驅向高價的商品房市場。“國家有需要在住房等領域重新啟動雙軌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

  據瞭解,目前建設部正在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出臺廉租房計畫,同時剛剛召開會議要求各地將土地出讓金收入用於發展公交,降低車票費用,虧損部分由中央財政補貼。

  據悉,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後,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以及其他相關部委都將相繼分別召開2007年的工作會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包括2007年的財政支出盤子、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走向、宏觀調控政策重點等等,都將分別確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