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中國威脅論 美日為戰略部署找藉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5 08:31:41  


中國國產63A兩栖坦克正在演練涉水登陸。(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就在中美領導層頻頻會面、中美軍事交流節節升溫的時刻,某些不願看到中美關係發展的勢力接連放出“中國威脅論”。

  世界新聞報報道,近日,“美中經濟暨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年度報告稱,解放軍現代化的速度“超過美國預期”,解放軍已有能力阻止美國介入台海。報告還誇張說,美國國防部的電腦現在“幾乎都受到中國的監控”。 

  美報告:中國“監控” 五角大樓電腦 

  “美中經濟暨安全審議委員會”由美國國會授權組成,每年向國會提出研究報告,全面檢討美中關係等議題。雖說稍早前該委員會的年度報告內容已經有所披露,但其提交國會報告的全文完全披露後,各方才覺得較之往年報告“更加震撼”。 

  今年年度報告“震撼”之處在於“無限地誇大中國的軍事威脅”,相關內容已經到了“美國軍事分析家都瞪目”的地步。具體說起來如下: 

  一是聲稱五角大樓的電腦“幾乎都受中國監控”,對美國的安全造成威脅。 

  二是宣稱解放軍能阻美軍介入台海。今年報告的第三章《中國軍事現代化對美國利益以及區域安全的影響》談及台海安全。報告宣稱,中國軍事現代化並非只是防衛本土,而是已有能力在西太平洋甚至更遠的區域“挑戰美國”。報告稱,台海兩岸軍力持續變化, 因此,美國應繼續提供軍備以強化臺灣的防衛,也應繼續鼓勵臺灣的“立法院”早日通過三項重大軍事採購案。 

  報告宣稱,解放軍現代化的速度“超過美國預期”,使台海軍事平衡逐漸向大陸方面傾斜,也使臺灣的應變與嚇阻能力令人擔心。報告說,一旦台海出現危機或發生衝突,中國大陸“已有足夠的能力阻撓美軍成功介入”。 

  該委員會主席伍爾茲也在報告發表會上指出,台海軍事情勢對臺灣“愈來愈不利”,因為解放軍的投射能力愈來越遠,而電子戰力、導彈、資料通訊、網路戰力、新戰機、新艦隻等軟硬體也不斷發展,使美國“愈來愈難”有效阻嚇中國大陸。 

  針對這份報告,對中國發展持“鷹派”觀點的美國軍事家更是借題發揮。該委員會成員唐能禮說:“我不敢想像,臺灣除了政黨內鬥外,還會有什麼能力反擊中國大陸的攻擊。假如美國軍隊不幫忙,那麼就一切成定局。因此,美軍應該有足夠的能力,使得台海一旦發生衝突,其結果不會是武力和攻擊下的兩岸統一。” 

  該委員會成員、兩岸軍事專家卜大年在近日舉行的一次座談會上也挑撥稱,儘管美國國防部邀請解放軍代表團觀摩美軍在關島演習,希望能通過對話降低雙方的猜忌,但是還是無法改變中國軍力近年來持續倍增的現狀。 

  日媒體:300中國核彈“鎮住”日本 

  台海衝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日本。借“美中經濟暨安全審議委員會”年度報告出爐之際,日本、美國和中國臺灣島內的媒體更是爆炒“中國軍事威脅”,稱解放軍眼下能同時足夠“鎮住”日本,阻止其介入台海衝突。 

  據日本媒體《亞洲動態》20日報道,不少西方媒體日前報道稱,中國“可能”正在部署“東風”-2N導彈系統,並說中國每天會有近300枚核彈輪流為日本“值守”。按日本媒體的說法,目前中國核武器發展迅速,攻擊範圍“覆蓋了日本全國”。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前日本外務省官員河野懇請議會通過180億美金“遠端防禦法案”。河野說,中國目前在東海部署了一支“混合艦隊”,實際則是一支完全的作戰艦隊。 

  美國的《獨立觀察家》附和說,中國對部署在遼東地區的導彈做了部分調整,“可能”增加部署了“東風”-2N型導彈機動發射系統,射程達2800公里。這“估計”是在警告日本。德國《鏡報》以《瘋狂的中國》為題報道稱,近期中國“加速”核武器的製造速度,不但其精度達到100-500米的驚人地步,而且其數量激增。 

  臺灣的《亞洲防務》雜誌則報道說,由於中國大陸潛艇部隊越來越強大,美國在亞洲的統治地位自冷戰以來“首次面臨威脅”。近年來,中國投入鉅資發展海軍艦隊,其中包括第二代核動力攻擊潛艇。中國第一艘094型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下水,標誌著中國戰略武器發展計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07年或2008年,094型潛艇將具備完全作戰能力。094型潛艇將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洲際導彈發射系統。 

  文章說,094型是中國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與第一代092型相比,其體積更大、航速更高、雜訊更低,並且裝備了更先進的聲呐系統。每艘094型潛艇具有同時打擊96個目標的能力,其配備的潛射彈道導彈射程8000公里,從中國領海發射可攻擊美國本土目標。 

  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負責人更是渲染說,094型潛艇的下水表明中國“將在不遠的將來具有第二波核武器打擊能力”,從而可對美國實施更為有效的戰略威懾,“阻止美國在台海衝突爆發之時支援臺灣”。 

  台軍方:解放軍無力阻止美軍“協防” 

  不過,臺灣軍方對所謂“解放軍有能力全面阻止美日介入台海戰事”,卻有不同的看法。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本月20日表示,解放軍遠距作戰能力雖然增強,但是解放軍對美軍“不構成威脅”。如美軍有決心協防臺灣,解放軍“應該還沒有能力”阻止美軍協防。 

  據報道,民進黨籍“立委”湯火聖質詢時說,美國媒體報導解放軍潛艇在距離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8公里處浮起,臺灣軍方應該正視這樣的情形。柯承亨坦稱“確有這樣的情形”,但是原因待查。他說,解放軍遠距作戰與打擊能力增強,超出國際觀察家的預期,但是根據他瞭解,美軍對於作戰能力有信心,解放軍對美軍不構成威脅。 

  為美日戰略部署找藉口 

  其實,美日和台島“鷹派”無論說法如何,其目的卻完全一致,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找藉口。 

  輿論認為,由於美對臺灣三項軍購遲遲不能過關甚為惱火,因而美國不斷誇大解放軍威脅,希望敦促臺灣方面儘快放行軍購案。“美中經濟暨安全審議委員會”也建議國會敦促行政部門,持續鼓勵臺灣“早日通過”潛艦、反潛飛機、愛國者導彈等三項軍事採購案。事實上,“美中經濟暨安全審議委員會”一直被外界認定有美國軍火商的背景,因此,它的年度報告炒作中國軍事威脅倒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日本與美軍內的鷹派炒作中國軍事威脅,則是為自己的戰略部署、軍事擴張尋找理由。事實上,日本現在正準備將防衛廳升格為省,而且一些鷹派官員也提出“核解禁”的要求。 

  新聞鏈結 台媒體關注美軍“發兵”速度 

  據臺灣《自由時報》今年早些時候報道,美國國會針對中國海軍現代化的報告——《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和對美國海軍的影響》指出,“援台抗中”講求時效。因此,美國海軍應將一艘航母從大西洋艦隊轉分配到太平洋艦隊,並前進部署一個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以利3天內抵達台海。 

  相對于中國大陸正在建立短期內處理臺灣問題的軍事力量,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抵達戰區成為美國最重要的課題。若以每小時25節航速馳援台海計算,美軍艦隊從橫須賀出發僅需1.8天即可抵達戰區,關島則需2.2天,珍珠港約7.1天,加州聖達戈最遠,需9.9天。 

  目前太平洋艦隊除第七艦隊在日本外,其他的航母戰鬥群位於美國西海岸,就算以30節航速至少也要7天才能抵達台海。 

  因此航母戰鬥群前進部署成為當務之急,若能部署在新加坡、關島或其他位於西太平洋的基地,3天內即可馳援戰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