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晚:奉勸民進黨諸君 別想用馬案遮扁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15 17:20:13  


  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馬英九在政壇是出名的以操守清廉自持,多年奉公守法的印象,幾乎已深植人心,因此,也許僅僅只需一張發票,就可以困死這位“馬清官”。

  聯合晚報報道,馬英九是否太過於自信,以至於其財產增加的情況,從不曾擔憂過有朝會被掀開來品評,而特別費的制度陷阱,卻早在他當選市長之來,就已經在鋪陳這次的風暴。

  打開天窗說亮話,特別費的設計,最早是為了讓行政首長能有一筆經費,去打發紅白帖的社交需求、在行政上不可免的犒賞與慰勞、以及各種訪視行程中,可能導致的費用,讓擔任行政首長者,不能用自己薪俸去填補。這類小開支難以取得憑證,制度設計者於是開出一扇方便門,可以只憑領據支領,無須奉告錢的去處。

  這扇門一打開,其實就像是一個不必言喧的默契,就是反正撥充一筆數額尚可的經費給首長支配,用得完就算,如若不夠用,就自己想辦法,如果用不完,就權充是首長的額外收入,有如變相加薪。

  但退一萬步想,馬英九能夠推諉說是自己是被制度所陷嗎?學法,以遵從法律自詡,被施明德罵為“法匠”的馬英九,不就是高舉一種比眾人更高的尺繩去衡量事物的嗎?為什麼到了特別費這種事情,馬英九就遺忘了呢?

  所謂“君子慎獨”,可以禁得起檢驗的所謂“清官”,就是一介不取,就算是官銀裡指定歸自己支配的費用,還是得去分清楚,公私的界線何在,制度曰可入個人帳戶,但只要入了自己私人帳戶,只要是凡人都會起心動念,在我帳戶裡,難不成還不取用乎。這個時刻,就是與自己內心的幽暗對抗的關鍵,可以擊潰貪念,才能稱為君子。

  這件事已形成馬英九的政治風暴,且不會一下子就平息,或許制度的缺陷可以讓馬英九得到某種寬容,但他也從此失去了道德的光環,而失去光環的馬,仍是一匹駿馬嗎?

  但無論如何,奉勸民進黨諸君,千萬不要刻意將此與“國務機要費”案混充、打泥巴戰,除了特別費與“國務機要費”不同外,陳水扁之罪早已是另一種難以企及的層次,馬英九陷入泥淖,但陳水扁卻是墜入阿鼻地獄中,人鬼之間,總還要有點分明。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