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外企不形成壟斷 不涉國家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4 16:02:45  


王志樂指出,中國不應害怕外資,反而應引導外資為中國經濟發展服務。
  中評社香港11月4日電/在中國一些行業中,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已達相當比重,許多人擔心這些行業會被外資壟斷,並危及國家安全。然而國家商務部研究院昨日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外企在中國不會形成壟斷,也不會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

  據《北京商報》報道,中國某些行業似乎被外資品牌“佔領”,如在高檔化妝品領域,本地品牌確實無法擠入。但商務部研究院昨日公佈的一份分析指出,不應該把一個行業的所有外資企業加在一起,作為一個市場競爭主體來做判斷,因為同一行業內的外資企業之間也存在競爭。

  此外,報告主筆──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還表示,外資在某一個市場的份額大,只能說企業取得了市場支配或優勢地位,有了壟斷的條件不等於壟斷。判斷是否壟斷,主要看該市場競爭主體,是否運用其優勢地位限制競爭。目前中國有少數行業,確實存在某個外資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度高的情況,但並沒有出現哪個外資企業利用其市場份額集中的優勢限制競爭。

  王志樂判斷道:“從目前看,一個外資企業,也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對中國某個產業的壟斷。”

  中國部分行業中,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集中度較高,輿論擔心這將影響中國的經濟安全。但王志樂則認為,企業間的競爭、拼購及壟斷等問題,屬於國內經濟運行中的問題,涉及的是經濟健康,不應該上升為國家經濟安全問題。

  另外,當被問及在新形勢下,中國應該如何對待外資,王志樂回答道,首先,即使在內資充裕的情況下,也應繼續積極吸收外資。因為外資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和管理,而且通過示範和競爭,給中國帶來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推動力。只要引導得當,外資還可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積極因素。

  其次,中國應適度調整外資政策,以引導外資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王志樂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企業的競爭力關鍵,是其吸納整合資源的能力;而國家的競爭力,也是看其吸納整合國際資源的能力。因此,政府和企業都應該更加積極地面對這種新局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