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美國報紙要用中國紙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1 21:06:57  


《奧蘭多前哨報》下月開始全面採用中國紙印刷。
  中評社香港11月1日電(記者蘇麗閑編譯報道)美國報業式微,廉價的中國紙彷彿就成為了他們“省錢”的救星!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奧蘭多前哨報》(Orlando Sentinel)將於本月開始採用新的新聞用紙印刷。該報將會採用的紙張,就是從中國的某個港口出發,穿越太平洋,經過巴拿馬運河,然後從邁阿密港口通過鐵路運抵美國當地的中國紙。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奧蘭多前哨報》的母公司——論壇公司,決定“長途跋涉”從中國進口紙張,就是想節約資金。假使《奧蘭多前哨報》用上中國紙後能夠降低印刷總成本,論壇公司將會於下月或明年1月,把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洛杉磯時報》也用上中國紙印刷。

  論壇公司負責新聞集團運營的副總裁馬克.托馬斯表示:“過去數年,北美供應商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因此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引入新的供應商,拓展我們的供應商網絡。”

  其實,論壇公司並非唯一一家考慮從中國進口新聞用紙的美國報紙出版商。美國最大的報業連鎖集團甘尼特,以及紐約時報公司也有此打算。甘尼特首席財務官上月表示:“從明年初開始,我們應該從中國進口相當數量的新聞用紙。我們對於試用的情況非常滿意,並期望成為買家。”

  事實上,對於多數報紙而言,新聞用紙與人力成本一樣,是報紙最大的成本開銷,而過去4年來,紙張價格漲幅已超過50%,已從每噸445美元左右漲至675美元以上。

  近年,整合後的加拿大造紙商在關閉工廠的時候,中國卻在增加產量。《紙業周刊》副編輯克里斯.庫克表示,中國已新建了數家一流的工廠,到明年底,中國的年造紙量將提高150萬噸。他又認為:“中國市場已出現供應過剩”。

  中國造紙商將過剩產量銷往印度和其它亞洲市場。對於許多美國出版商來說,即使將額外的運輸成本考慮在內,中國的新聞用紙也比加拿大的便宜。

  《紐約時報》發言人凱瑟琳.馬茜絲不諱言:“這主要是出於成本考慮。托馬斯指出,論壇公司計劃從中國進口的新聞紙數量,僅佔其總消費量的一小部分。

  另外,中國紙經過了如此漫長的航程才抵達目的地,質量方面的考慮仍然存在。論壇公司負責集團運營的高級經理約翰.坎尼佐表示:“我們非常擔心,不知道打開集裝箱的時候紙會是什麼樣子”

  然而,由於美國報紙發行商面臨著迫在眉睫的“節流”壓力,它們似乎不顧一切地要在任何可能的環節上削減成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