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世界新“管家”不容易被擊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3 13:27:28  


熟悉潘基文的韓外交官稱他有“戴著絲絨手套的鐵拳”。
  本月,全世界都在關注一個韓國人,而這個人或將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為知名的韓國人,因為他即將成為新一任的世界“大管家”,這個人就是即將出任聯合國下一任秘書長的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Ban Ki-Moon)。 

  沒有對手的競選 

  10月13日,第61屆聯合國大會舉行全體會議,192個會員國的代表以鼓掌方式通過了安理會提交的對新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的任命決議,現年62歲的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被正式任命為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 

  此項任命決議是安理會在9日舉行的正式投票中產生的,潘基文獲得了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這在聯合國秘書長的選舉中是“史無前例”的。 

  更令外界關注的是,潘基文根本沒有對手,在正式投票前只剩下一名秘書長候選人,這在聯合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此之前,隨著意向性投票的進行,不斷有候選人宣佈退出競選,直至在第四輪投票後,來自斯里蘭卡的達納帕拉、約旦的紮依德、阿富汗的加尼、印度的塔魯爾、拉脫維亞的維琪耶—弗賴貝加、泰國的素拉革已經全部宣佈退出競選。 

  “潘基文天時、地利、人和都占齊了,所以肯定是他了。”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特約研究員張璉瑰對《中國經濟週刊》分析說。 

  張璉瑰教授是國內東亞、特別是朝鮮半島問題最權威的專家之一,他對潘基文一直都很關注。 

  張璉瑰認為,潘基文之所以能獲得各方的一致支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經濟上,韓國是發展中國家轉變成新興工業國家的一個典範,韓國的經濟實力增強了韓國人在國際上的聲望。 

  二是政治上,金大中執政以來,韓國政府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在政治上向美國一邊倒,而是努力成為東亞地區各種力量的均衡者。韓國的對外形象慢慢就變成了一個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一種中間形象。 

  三是按照慣例,這次聯合國秘書長是要在亞洲產生的,雖然對於潘基文也存在爭議,但並沒有更為強有力的對手出現,所以當選水到渠成。 

  但是,潘基文也不是受到所有人的喜歡,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在第四輪意向性投票中,唯一沒有投贊成票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外務省對此也已經默認。 

  “韓日的政治關係一直都比較緊張,所以對潘基文一直都沒有明確表態。”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室主任陳江生教授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但最後還是投了贊成票,這是一個利益關係妥協的結果。由於區域趨同性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使韓日擁有更多的共同利益。” 

  美國之行點燃“外交夢想” 

  儘管潘基文的當選早已毫無懸念,但13日的正式宣佈還是引起了各國媒體和專家對新秘書長的個人經歷、性格特點、施政風格的關注和評述,以及對其施政規劃的猜測。 

  1944年6月13日,潘基文出生于韓國中部忠清北道一個叫忠州的小鎮,出身于農民家庭的他很早就顯示出非凡的天賦,特別是在英語方面,這也使少年潘基文有了“忠州英語天才”的美稱。 

  1962年,美國紅十字會舉辦了“外國學生訪美活動”, 活動的一項是將在白宮接受時任總統約翰•F•甘迺迪的接見。經過層層選拔,潘基文脫穎而出,幸運地成為四名被邀的韓國學生之一,這在忠州這個小地方可是個爆炸性新聞。 

  此次美國之行對潘基文的一生影響至深而獨特:一是點燃了這位18歲少年的“外交夢想”。美國歸來,那張擠在眾多學生中間,仰望甘迺迪的照片總是能讓潘基文激動不已。少年的外交夢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踏上數十年的外交之路。 

  而在44年後的今天,在當時合影留念的照片上只露了半張臉的潘基文更是達到了一個外交家所能到達到的事業最高點——聯合國秘書長。 

  “戴著絲絨手套的鐵拳” 

  潘基文給外界留下的特色之一是他那招牌式的淡定笑容。許多人評價潘基文都說他是個“好人”,為人親和謙遜,談吐溫文爾雅,處事溫和,很懂得為官之道。 

  作為一位資深的外交官,潘基文有著36年外交工作的歷練:他英語、法語流利,還通曉德語和日語;他非常勤奮且精力充沛,擁有非凡的記憶力,他的工作計劃是以每五分鐘為單位的,而且一旦確定,必定完成。 

  但是,也有人批評潘基文缺乏超凡的領袖氣質,沒有一呼百應的感召力,在他宣佈參與競選聯合國秘書長之前,很多資深的亞洲問題專家甚至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也有人擔心他“過於親美”,或認為他“過於軟弱”。 

  “我不認為這一定就是缺點,一個弱勢的、或者完全保持中立的秘書長,也許更有利於大國關係的調和。” 張璉瑰教授評價說。 

  對於這樣的置疑,潘基文認為自己是“外柔內剛”,決不是一個“容易被擊敗的人”。而熟悉他的韓國外交部發言人Ko Ki-Seok則稱潘基文有“戴著絲絨手套的鐵拳”。 

  2004年6月,剛剛就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的潘基文經歷了他任期中的最低谷,一名在伊拉克工作的韓國翻譯被綁架,歹徒還將其斬首的錄影對外公佈。這激起了韓國民眾對韓國出兵伊拉克的強烈指責和反對,矛頭直指潘基文和外交部,更有人提出要求潘基文辭職。 

  潘基文處變不驚,對外表示將重整外交部,最後,設立了一個24小時的求助熱線,海外的韓國人可以通過它隨時隨地的尋求到幫助。公眾憤怒終於得以平息,而潘基文也成為了韓國最受尊重的外長之一,雖然韓國仍然處於對盟國美國的支持繼續出兵伊拉克。 

  潘基文此番化險為夷的大逆轉,可以說是一次潘基文式的招牌演出,是一次有標誌性意義的表現,它告訴人們:潘基文很溫和,但也很有效。

  世界“管家”身上的擔子 

  今年,在聯合國秘書長選舉剛開始的時候,英國《獨立報》為聯合國刊登了一則招聘啟事:“聯合國正在招聘一名超級俱樂部總經理,要求應聘者最好有當CEO、銷售員和催債人的經歷,並且熟練掌握英語和法語。”雖然這是戲謔之談,但也生動地描繪出了聯合國秘書長所應具備的素質。 

  此次,潘基文贏得輕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在聯合國“仕途”一定平坦。伴隨著潘基文競選的成功,朝鮮進行了核子試驗,於是,有媒體猜測,朝鮮搞核子試驗是想給潘基文一個下馬威。 

  “我不這麼認為,朝鮮搞核子試驗主要還是軍事目的,配合的外交活動和對國際社會施壓,只是附帶性的。”張璉瑰教授說,“當然,朝鮮在時間點的選擇上可能會有自己的考慮。選擇韓國的秘書長上臺的時候,就是要提醒他:你現在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朝核問題。” 

  張璉瑰教授認為朝核問題對於潘基文而言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如果他能夠利用他自己特殊的背景,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真的能發揮獨特的作用,那就是一種歷史性的貢獻。 

  然而朝核問題並不是潘基文唯一的挑戰,在新任秘書長的日程表上,和平與安全、恐怖主義、人權、貧困和反對和擴散等問題,都亟待解決,還有就是,聯合國自身的管理和改革。 

  潘基文簡歷 

  1944年6月13日,出生于韓國中部忠清北道忠州市; 

  198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2000-2001年,金大中政府外交通商部次官; 

  2001-2002年,韓國駐美國大使和韓國駐聯合國外交官; 

  2003-2004年,盧武鉉政府總統外交政策顧問; 

  2004年至今,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任期內,潘基文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展開了積極斡旋,在有關國家之間展開頻繁的穿梭外交,成為韓國在六方會談中發揮調停作用的關鍵人物。(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