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觀察:點燃世界核引線,朝逼美低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1 10:24:08  


  中評社香港 10月11日電/“朝鮮進行核子試驗是美國外交的失敗,”美國芝加哥大學朝鮮問題專家布魯斯•肯明斯(Bruce Cumings)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訪問時說,“朝鮮一直表示願意和美國直接談判,但是布什政府卻緊閉談判大門,並從2002年起就威脅對朝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如今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後果。中國人遠比美國人瞭解朝鮮。鄧小平早在1970年代就已經告訴美國前總統卡特:朝鮮是不太容易屈服於外來壓力的。” 

  冒天下之大不韙,朝鮮毅然在10月9日宣佈,他們已經“安全、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子試驗,並“百分之百”是依靠自己的技術進行的。全世界的安全神經一下子被這條消息拉緊了,各大小國家紛紛站出來譴責朝鮮,聯合國安理會立即就此事舉行閉門磋商。一片叫囂聲中,美國不忘把眼光投向中國:一向堅持和平對朝的它為何擺不平這個戰略夥伴? 

  經此一劫,中國是否會向美國走近,成為其制裁行動的旗手? 

  “從是非曲折和利益角度分析,朝鮮發展核武器是對美國威脅的反應,要制裁也是美國的事;當然,朝鮮這樣做潛在地危害了中國經濟和安全的外部環境,損害了我們的利益,所以中國有可能考慮制裁朝鮮,”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然而,這種制裁只是中朝之間的雙邊行為。但是如果制裁產生了更嚴重的後果,就是不智的行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0月10日稱,朝鮮的做法毫無疑問“給中朝關係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但中方將繼續致力於發展中朝睦鄰友好合作關係,這一政策是堅定不移的。實際上,美國有學者也在說,其實朝鮮並沒有逾越美國的底線。未來的日子裏,華盛頓可能不得不接受這個世界核俱樂部的新成員。 

  “對於朝鮮核問題,美國的底線是,朝鮮只要不將裂變材料移出國境即可。”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韓國訪問學者林源赫(Wonhyuk Lim)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朝鮮正是算准了這條心照不宣的‘紅線’,因此在它10月3日的聲明中明確表示,不會首先使用核武或對外進行核擴散。” 

  朝鮮沒有逾越美國的底線? 

  同是歷史學家的肯明斯認同林源赫關於美國底線的說法。他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布希只要求朝鮮不要將手中的核技術轉讓給他國的恐怖分子,影響美國的反恐大業。而朝鮮既然對美國的底線心知肚明,就不會蠢到做出任何自殺性舉動。平壤從來不雇傭外國人參加核項目,也絕不會將之轉讓。在與美國的對峙中,已經擁有核軍事力量的朝鮮覺得更加安全了。它現在不再以布什總統為對手,而是靜靜地等待2008年新任美國總統的就任。 

  得到朝鮮核子試驗的消息後,布希總統公開宣稱,朝鮮的舉動是“不可接受的”,這“加劇了全世界的緊張狀態,將進一步孤立這個無賴國家”。但他重申:美國會堅持用外交手段保護自己的利益。聯合國可能做出包括貿易和金融制裁,在海上搜查來自朝鮮的所有船艦的決定。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說,他希望聯合國通過一個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制裁方案。 

  按林源赫的預測:美國會試著拉上中國、韓國和其他國家,一起“上書”聯合國,對朝鮮進行多邊制裁。但是軍事制裁並不容易,除非朝鮮逾越紅線,將裂變材料出口,否則美國很難展開對朝鮮的單邊軍事打擊,或是在這一行動中贏得任何國際支持。 

  然而,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FSI)副所長丹尼爾•施奈德(Daniel Sneider)則認為,美國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朝鮮核化。 

  “我並不驚訝朝鮮像它事先宣稱的那樣進行了核子試驗。但即使到了這一步,我仍然不認為美國會和一個擁有核武器的朝鮮並存於世界。雖然問題越來越難解決,我仍然沒有放棄最終讓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希望,”施奈德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 

  施奈德認為:如果經濟制裁不能真正起作用,聯合國應該不會領銜對朝鮮動武。但是他擔憂地說:“我不排除朝鮮在對日益升級的孤立態勢做出反應時,會產生某種誤算,最終導致戰爭的爆發。” 

  林源赫說,只要朝鮮認為其他國家對自己仍然呈敵視態度,對朝鮮進行多邊制裁就不足以讓平壤放棄他手中的核武器。 

  “即使國際制裁使朝鮮改變政治體制,新的朝鮮政權——很有可能是個軍事政權——也不可能會有180度的大轉彎,成為一個反核項目的和平主義者。只要朝鮮外部的安全環境沒有改變,朝鮮的新政權仍然很可能將政治砝碼押在金正日的‘核威懾’專案上,”林源赫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 

  朝鮮為何如此執著於“核威懾”這張王牌?沈丁立最近在《復旦青年》上撰文指出:“自上世紀四十年代核武器誕生以來的國際關係史表明,美國從來沒有對有核武器國家使用過武力,對蘇聯沒有,對中國沒有,對其他核武器國家也沒有。” 

  相反,美國對於沒有核武器的伊拉克和南聯盟則敢於武力相向。沈丁立認為:這些事實教育著朝鮮:朝鮮一定要發展能攜帶導彈的核武器,至少對美國的亞太目標實施核威懾,從而把國家安全的命脈把握在自己手上。除了核威懾的砝碼,朝鮮同時算准了美國受到伊拉克局勢、伊朗和朝鮮的核挑戰以及中東亂象牽制,中、俄的反對,東亞盟國韓國(和日本)的顧慮,以及對朝鮮國內100萬正規軍和500萬准武裝力量的顧忌,不會輕易對核化的朝鮮動武,最多也就是搞搞制裁。 

  “相反,如果朝鮮成功地進行了核子試驗,在至多一段時間的國際制裁後,它將重獲國際社會接受,作為事實上的有核國家,重新被美國等國際社會主流國家接受。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類似經歷,可謂得大於失,”沈丁立說。 

  “美國的底線可以歸納為三點:朝鮮不對外實施核先發制人,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外擴散核武器,也不支持、不參加國際恐怖活動,”沈丁立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採訪時說。 

  中國不會放棄朝鮮 

  在《華盛頓觀察》週刊走訪的中美兩國學者中,認為中國對朝鮮會動真格的分析家非常之少。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歐漢倫(Michael O'Hanlon)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現在美國會努力勸服中國、韓國和其他國家對朝鮮實行強力制裁,但是我很懷疑中國會對朝鮮進行真正的經濟制裁。” 

  肯明斯也認為,中國最多是對朝鮮進行微弱的制裁,決不會掐斷朝鮮的能源和糧食供給,這不僅僅是由於中國擔憂自己的東北邊境會湧入大量的朝鮮難民,而是因為從國際道義上講,中國一直充當著朝鮮與世界溝通的緩衝器。 

  沈丁立也認為:中國現階段的任務主要是反“台獨”。在這方面,朝鮮至少牽制著數萬駐韓美軍,減輕了中國在反“獨”和統一過程中面臨的來自美國的軍事壓力,一定程度上為中國分擔著美國駐亞太軍事力量所造成的武力威脅,作為盟國協助我國鎮守著中國的東北大門。這正是朝鮮認定的它對中國國家安全的貢獻,中國因此不可能放棄朝鮮,也絕不可能因為朝鮮核試而對它採取根本性制裁,而最終要被迫接受朝鮮核試的結果。 

  施奈德卻相信中國會對朝鮮進行實質性的經濟制裁。“朝鮮核子試驗是所有國家的失敗:美國的防擴散政策對朝鮮無效,韓國對朝鮮的接觸政策也證明失敗。同樣,中國在對朝談判中的外交領袖作用也受到了挫折。這不是美國單方面要對付朝鮮的問題,而是整個聯合國要制裁朝鮮,”施奈德說。 

  朝鮮向核化之路大踏步邁進的事實,似乎在以另一種形式宣佈,六方會談機制已無力回天。很多美國人對會談的東道主兼協調人——中國——感到氣餒:長時間的和平努力,再添上中朝的傳統友誼,中國仍然無法節制朝鮮,將其拉離核化之路,最終只落得一聲歎息。 

  在林源赫看來,六方會談已經失去了一致的目標。美國希望它成為一個導致朝鮮投降的論壇,但是中國和韓國則希望通過這個機制創造出美朝之間談判的環境。而日本和俄羅斯則不想被這一個潛在的重要地區論壇隔離在外。各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中國其實也倍感無奈。 

  “當六方會談中的主要兩方美國和朝鮮劍拔弩張,不願坦誠合作時,中國作為調停人,能做的十分有限。”林源赫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採訪時為中國辯護說:“美國希望中國挑起重擔,但是中國再能幹,也沒有能力讓美國實現‘美朝關係正常化’。美國已經排除了解決危機的唯一可能性:在減少相互威脅的原則下和朝鮮直接談判。於是,朝鮮就以‘邊緣政策’(brinkmanship)來回復美國的‘惡意忽視’(malign neglect)。” 

  林源赫認為,雖然中朝間有摩擦:中國希望朝鮮在實行邊緣政策時能有所節制,但是朝鮮則感覺到,中國無法讓美國在六方會談中採取靈活姿態。 

  “我相信中朝應該能夠解決這些分歧,二者的夥伴關係在整個東北亞地區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戰略重要性,”林源赫說。 
與上述幾位學者不同,施奈德說:“如果說,朝鮮核試有什麼好的一面的話,就是將中國、韓國、日本和美國更加緊密的拉在一起,共同應對核化的朝鮮,進一步孤立它。 

  日本——核骨牌效應中的活躍分子 

  “我真的很擔心朝鮮的舉動引起東北亞的核擴散,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歐漢倫憂心忡忡地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 

  沈丁立則認為,日、韓面對朝鮮試驗核武,有獨立發展核武和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但堅持不獨立發展核武的兩種選擇。較有可能的,它們還是會選擇後者,即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關係,更多地借重美國的核保護傘和導彈防禦系統,而不是獨立發展核武以刺激美國。至於韓國,它對韓美聯合作戰系統中韓軍收回戰時指揮權的控制進程,可能放慢,甚至逆轉。 

  “我不排除核骨牌效應的存在。朝鮮發展核武只會增加鄰國的不安全感,因此增加它們考慮發展核武的機會。但我認為,這還不是朝鮮核試後日韓的短期追求,他們想要的是繼續取得、甚至強化美國同盟保護,它們就更不容易逾越發展核武器的禁忌,”沈丁立斷言說。 

  “如今的形式下,美國一定希望東北亞地區的國家能齊心協力向朝鮮施壓。”林源赫說,“我想,東北亞的周邊國家很可能會向朝鮮施加懲罰性的舉措,至少在一段時期內會是這樣。同時,韓國和日本希望確認,美國為它們撐起的‘核保護傘’的承諾仍然有效。” 

  說到美國的態度,沈丁立認為,華盛頓希望朝鮮的亞洲鄰國能採取有力手段制裁朝鮮:日本停止旅日朝僑對朝鮮的匯款、韓國停止對朝鮮的投資和援助、中國使用對朝鮮物資援助的杠杆等等,以顯示國際社會在這個問題上的團結,並且對朝鮮施以實質性壓力。另一方面,美國並不希望局勢失控,希望留下迴旋餘地,並希望亞洲國家為美國處理這個問題以分擔責任。 

  就任日本首相不到兩個星期,安倍晉三就造訪中韓兩國,親自送來橄欖枝,要修復小泉治下的日本與兩個東亞鄰國破損的外交關係。偏偏在這個時候,朝鮮點燃了核引線,攪皺了一潭春水。此時此刻,中日韓會站在一起,攜手“聲討”朝鮮。 

  “安倍向中韓示好,是上任後不得不做的外交姿態。但要知道,他在日本政壇向以民族主義者著稱,朝鮮核試會更加刺激他遠離日本的和平主義理念,這對中韓來說,才是最危險的,”肯明斯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警告說。 

  大多數受訪的學者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擁有核武的朝鮮,會更像巴基斯坦一樣,成為該地區的既成事實,而周邊的鄰國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在韓國和日本,一場關於“核主權”的大討論可能會隨之而起。當然,朝鮮核子試驗對世界更大的影響是又開了核子試驗的例子,美國如何回應勢必將影響其他無核國家的選擇。 

  施奈德說:“朝鮮的這一舉動會鼓勵伊朗,使其更加大膽地試驗核技術,甚至從朝鮮得到某些幫助。” 

  肯明斯認同這種擔憂,但他認為,刺激伊朗在核化之路上走下去的最大理由不是朝鮮的先例,而是布希政府將之列入“邪惡軸心”的言詞。 

  所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朝鮮核子試驗帶來的連鎖反應。如此語境下,視東北亞為次要戰略區域的美國要如何抉擇,將十分耐人尋味。就在這一周,由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組成的聯合小組在負責軍備控制的國務次卿羅伯特•約瑟夫(Robert Joseph)的帶領下,即將到訪中、日、韓三國,不言自明,此行定是為了熄滅朝鮮點燃的核引線。然而,只怕朝鮮核引線剛著,伊朗那邊也會開了鍋……


    相關專題: 朝鮮核試 半島無核化成泡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