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大陸農村現代化 台商可參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02 15:08:45  


林毅夫:兩岸產業有許多互補之處,可以加強合作,而台灣現代化農村的概念,更可供大陸借鑒。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著名經濟學者、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大陸正全力建設現代化農村,兩岸可以合作的項目極多,包括農業合作、水產品合作,乃至金融合作,和基礎建設項目,因商業化方式營運,也是台商可以切入的點。

  聯合報報道,林毅夫對於大陸農業有著長期的觀察與研究,也是大陸正在執行的十一五規劃內容的主要策劃者之一。他認為兩岸產業有許多互補之處,可以加強合作,而台灣現代化農村的概念,更可供大陸借鑒。

  他說,目前已有台灣農民在海南、廣東、福建經營農場,並在海南、廣東一帶種植蘭花、西瓜、蓮霧。至於養鰻魚、九孔的也不在少數。即使金融業、汽車業、製造業,都可以合作。

  兩岸經貿依賴已深,大陸的走向將影響台灣的經濟表現,對於大陸正積極推動的新農村建設,他認為,除硬體方面外,要讓農村現代化,必須引入新觀念。部分台灣農村觀念,可供借鑒。

  由於新農村建設攸關大陸未來發展,林毅夫認為,如果要改變外國人對於中國“城市像歐洲,鄉村像非洲”,就必須進行新農村建設,在二○二○年之前,每年約須投入二千七百億人民幣進行基礎建設,不可否認,龐大的經費是最大的難題,除了政府編列預算補助外,也可以用商業化、銀行貸款的方式來進行,至於地方政府則須設法尋覓財源。

  他舉例,以二○○五年為例,中國政府補助二百七十一億人民幣,今年增加四百四十三億,即使全用到公共建設,仍有二千億的差距。他說,其實,基礎設施未必全由政府投入,有很多是可以用商業化方式,由銀行貸款或企業投資,將來可以收回的方式來認養某一項目,如自來水等。由於每個村都有較小的企業,會比較願意投資這些項目。

  對於台商能夠參與的部分,他說,農村部分,有許多是台商可以做的,如果台商在當地投資,可以參與一部分。他以康佳為例,該公司是做家電的,替某村建了一個衛星電視接收器,還把電纜拉到各家去,這樣的花費並不多,最後換來全村都買康佳的電視。

  道路也是重要項目。為達到村村通路,大陸新農村建設中最後是修道路,農村要好一點的道路,一公里也要幾萬元人民幣。可以用商業化的方式投入,其中,包括地方政府投入一部分的錢,當地企業也捐一部分。使用汽機車者也付養護費。他說,目前,各地都有這種意識。中央政府投入一部分,地方各縣市村都要想辦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