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7日清晨拍攝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原址 |
|
8月6日,在阿富汗巴米揚,工人們在一尊大佛的原址清理、收集大佛殘骸 |
|
8月6日,在阿富汗巴米揚,工人們在一尊大佛的原址清理、收集大佛殘骸 |
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資160萬美元的清理、收集大佛碎片工程正有序進行,以便待阿議會批准重建大佛計劃後,重建工作能迅速展開。巴米揚兩尊大佛原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2001年3月被塔利班摧毀。
作為世界遺產的巴米揚佛像群包括大小石窟6000餘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鑿的佛像。其中兩尊巨佛,一尊造於公元五世紀,高55米,著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一尊鑿於公元一世紀,高38米,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公元四世紀和七世紀,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後到過這裏,並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對巴米揚大佛作了生動的描述。
1500多年來,兩尊大佛可謂飽遭劫難,自伊斯蘭教於9世紀傳入阿富汗後,兩尊大佛經常成為襲擊目標。
在成吉思汗時期,巴米揚城更被夷平,但兩尊佛像倖存,到了蘇聯時期,佛像附近則被埋下地雷,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較大的一尊佛像腳下竟成為阿富汗一個武裝派別堆放軍火的地方。1998年,巴米揚河谷落入塔利班政權手中,其士兵對兩佛像的襲擊從未停息,小佛像曾被火箭炮炸毀頭部和部分肩部,寧靜微笑的面容已難以辨認。
到了2001年3月2日,阿富汗“塔利班”不顧聯合國和各國的反對,開始動用大炮、火箭筒等向了巴米揚佛像和阿富汗境內的所有佛像開火。3月12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赴阿富汗特使確認,古老的巴米揚大佛已經被塔利班民兵摧毀。(來源:重慶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