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道格看台灣:鬧哄哄的新民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7 10:02:54  


包氏對台灣民主的評價是“鬧哄哄的新民主”。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中國時報今天刊登傅建中發自華府的文章,報道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近日在其演講中談到的對臺灣的觀感。

  年初卸任的AIT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返回華府已半年。他在台三年半期間經歷了不少美台之間的風風雨雨,包括二○○四年台灣“總統”選舉中的槍擊案、美國對台軍售案等。包道格雖已恢復平民身分,姿態仍甚低,極少公開露面或參加與台灣有關的活動,一直到上月十三日布魯金斯研究院請他演講,才首次回顧了他在台任職時的種種以及他的感想。

  根據布魯金斯對這次演說和問答所作的完整紀錄,以下是包道格對台灣的觀感: 

  1.派往台灣是詛咒 

  演講一開始,包道格引述一句中國諺語說“但願你活在有趣的時光”,接著指出這是中國詛咒人的說法,好比聖經舊約中“約伯記一般。”包氏說:他在台灣的三年半時間,可說是“有趣的時光”(interesting times),至於中國這句諺語原文是怎麼說的,包氏承認他始終沒能查出。 

  2.AIT是頭怪獸 

  包道格本來對赴台出任AIT駐台代表興趣不高,任命公布前,曾遭保守派點名攻擊,說他親中並不適任,在職後期則被國務院外交督察長的報告批評,說他的領導統御方式有問題。 

  處此情形下,難望包對AIT有什麼好印象,故他演說中稱AIT是“一頭怪獸”(an odd beast),至於這頭怪獸的所在地(指AIT台北辦事處辦公室),則是老舊不堪,自外觀看來,有如囚禁戰俘的集中營,對台灣的媒體而言,AIT是個“黑箱”(Black Box),但這些狀況,在他任內,已大力改善,至少AIT內部,現已裝潢一新,此外他離任前也簽了約,AIT要建新廈。 

  3.台灣媒體熱鬧,但沒調查能力 

  包道格雖自稱在台期間曾致力於和媒體互動,但似乎效果不彰,媒體對他的觀感是此人高傲,不易接近。包氏形容台灣媒體吵吵鬧鬧(rambunctious),深受公眾批評,記者的待遇低,平面與電子媒體競爭激烈,媒體接受政府有目的的貸款。包氏對台灣媒體最大的詬病是沒有“調查新聞”(investigative journalism),這也許和長期的威權統治有關,在那個時候從事“調查新聞”,只會惹來麻煩。 

  4.台灣的民主缺乏制度建構 

  包氏對台灣民主的評價是“鬧哄哄的新民主”(clamorous new democracy),台灣立法院的“戰鬥性”全球聞名。儘管台灣的人民享有充份的投票權,實施他們的民主權利,但台式民主沒有“制度化”(institionalization),立法委員們的專業助理不足,也缺乏像美國國會下的審計調查機構(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簡稱GAO),國會圖書館等。 

  5.馬英九是相當聰明的政客 

  包道格基本上對國民黨沒有好感,他說KMT的威權統治是bad old days(壞的舊日子),對台灣人而言更是“軍事高壓統治”(jackboot),不過他對現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頗為稱讚,說馬是“相當聰明的政客”(a pretty smart politician),只是他得很小心,即使現在,不是已有台灣人說他是“香港腳”嗎?萬一馬在二○○八年當選“總統”,他必須不能回到國民黨所謂的“舊的好日子”(good old days)。 

  6.推崇蔣經國的能力和遠見

  包氏對蔣經國治理臺灣的能力和遠見極為推崇,特別是蔣氏的“台灣化”,“民主化”及十大建設,包說,沒有蔣經國的十大建設,台灣的經濟恐怕現在還是種香蕉和稻米。包道格說,蔣經國也很幸運有一批人才為他所有。 

  7.兩岸關係已緩和 

  包氏稱儘管大陸近年大力推行軍事現代化,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兩岸關係的主調仍然是“和平與穩定”,只是美台雙方的“和平與穩定”與大陸的“和平與穩定”並不同調。 

  包認為大陸現在的對台策略已由堅主“統一”改為“不獨”,只要台灣暫時不獨立,台海可望不出現危機。至於大陸的反分裂法,在包看來,反倒給了大陸一些運作的迴旋餘地,兩岸的緊張並未升高,反而緩和下來。他認為大陸的經濟吸引力,是兩岸不致兵戎相見的有利因素。 

  8.美對台軍售案 

  包道格認為美對台軍售案的僵局,雙方都有責任。華府給台北的大宗軍售單子在二○○一年即已提出並定案,當時美方沒能預見後來的一些發展,否則,依包氏的觀點,潛艦和R-3反潛機等昂貴的項目並不必須包括在內。 

  至於台灣方面,藍綠兩營都把軍售變成島內的政治問題炒作,沒有從促進台灣的“國防”能力方面著想。包氏認為台灣最好的防衛仍是台灣海峽那道天然屏障,不過他惋惜台灣民間的「防禦思想家」(Civilian Defense thinkers)太少,對台灣不利。 

  9.美台自由貿易協定(FTA) 

  台灣想要和美國簽自由貿易協定,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考慮,想在選舉時多得些票,但不會去處理和FTA有關的經濟議題,美國大企業公司對美台簽FTA具有影響力,但它們不會為FTA替台灣遊說,因為台灣目前的一些法令對美國公司在大陸投資不利。 

  包道格說,他抵台出任美國代表之初,曾與台北的政經界領袖有過坦率的談話,說是為了FTA,台灣必須先符合WTO(世貿組織)的一些規定,但台灣似乎聽不進去,沒做什麼事,白白浪費了三年。總之,美台FTA的前景不佳。 

  10.不擔心未來,寄望台灣新世代 

  包道格對台灣的未來表示樂觀,台灣的希望在世代交替,老一輩的台灣人因歷史因素反國民黨,支持民進黨,主張台獨,但新一代的台灣人並不一定支持民進黨,也不必然視大陸為敵人,這使包氏對台灣的將來並不悲觀。 

  而不論誰在二○○八年後當政,美國的利益都不會受損,唯一使他擔心的是台灣對大陸的鎖島政策,讓台灣越來越不了解大陸,相反的大陸對台灣的情形則是一清二楚,隨時有二百五十名專家注意島上的一舉一動,連麻雀的唧喳叫聲都不放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