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會三通、有“新總統”!台灣湧現投資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2 17:52:54  


此刻的台灣出現兩樣風情。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2008代表什麼?有人解讀:一個新“總統”,兩岸新局面,三通快實現。但在2008年之前,壓抑10多年的三通概念股卻先復活了!《遠見》雜誌調查發現,無論是觀光旅遊、房產,甚至傳統產業,都已出現率先反應三通概念的風潮。
  
  據八月號《遠見》雜誌報道,此刻的台灣出現兩樣風情。 

  一方面,陳水扁一家陷入貪腐泥淖,政權險些不保,台灣民眾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動搖國本”。同時物價飆升、薪水不漲、卡債風暴,不少小市民感到日子愈來愈難過。另一方面,台灣在許多產業與區域,卻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資熱,錢潮、人潮與工作潮相繼湧現,壓抑了10多年的三通概念股再度復活。 

  政商有志一同:卡位等三通=卡位2008

  去年4月,國民黨前主席連戰首次到大陸舉行國共會談,揭開了這一次三通概念股的序曲。今年4月,連戰再次率領大批企業界代表到對岸舉辦經貿論壇,持續加溫。 

  蘇貞昌今年初上台後,多次宣誓兩岸經貿會走向務實路線,年中並宣布將開放大陸一般觀光客來台,初期一天1000人。6月14日陸委會即舉辦記者會宣布,四項大陸客貨運包機直航正式啟動。7月19日晚上10點,華航從中正機場載著台積電的機器設備直航上海浦東機場時,更被視為極大象徵意義。“我們希望貨運包機天天飛,載著台商的成品、半成品、原料、零組件,增強台商競爭力,”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說。 

  “兩岸正走向漸進式三通,”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共同召集人蕭萬長分析說。信義房屋總經理薛建平也認為,自1990年代開始,三通已經被炒作了10幾年,目前看起來已經到了“具體落實”的階段。走訪許多企業界代表與民間,此刻台灣正瀰漫一種氛圍,“三通就快了,今年不通,明年不通,2008總會通吧?”鄉林建設副總經理應致德,坐在日月潭涵碧樓的總統套房裡接受訪問,說出了目前許多企業界的樂觀期待。鄉林去年以來,已加碼推案,一年超過100億台幣。 

  飯店界率先起跑:人潮36.5萬/年,就怕房間不夠用 

  看好大陸觀光客來台大商機,觀光產業已全面動起來了。“我做觀光業30幾年了,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熱的時機,”六福開發集團總裁莊秀石興奮地說。 

  “飯店業一直是薄利的產業,但是這一年來卻突然變成了一門好生意,”健談的莊秀石,坐在經營的六福皇宮會客室裡,細數著目前全台灣登記興建的星級觀光旅館,就達到46家,“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沒登記的,從來沒有一下子冒出這麼多,而且全部大有來頭,國泰、 新光、統一統統要進來這個市場。”莊秀石自己就是觀光業熱潮的受益者,“自從連戰去大陸以後,我的股票就從最低檔時一股5塊錢漲到20幾塊,晶華酒店還漲到80幾元。”莊秀石自己更是加碼投資觀光業的代表,除了剛標下台北市花園大酒店BOT之外,30幾年來從沒有跨過中部以南經營飯店業務的莊秀石,近年來積極南向,已投資超過5億元的墾丁六福莊溫泉旅館剛剛開幕。不管是日月潭、澎湖等觀光勝地,他都積極尋覓投資機會。 

  這股觀光業投資熱潮,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更是感同身受,“現在是阿貓阿狗都在蓋飯店,我的朋友也都跑來跟我談合作,要蓋飯店。”雖然對於全台旅館搶建風不以為然,但晶華仍大手筆砸下3億元,搶下大陸客必遊的戰略要地、故宮博物院對面“上林賦”的經營權,並改建為“故宮晶華”餐廳,內含高、中、低三個檔次的用餐環境,計畫來個“兩岸通吃”。 

  觀光產業應聲起飛:GDP可藉此成長0.5個百分點 

  根據台灣觀光局委託台灣大學的調查研究,以每天1000人計算,一年36萬5000人、來台平均滯留7至8天計算,包括團費與在台消費,一年可為台灣創造高達500億台幣產值,相當於拉高我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0.5個百分點。 

  為迎接大陸客,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自己先卡位,大手筆斥資5000多萬,買下台北市龍江路的新會址,趕在10月份大陸客來台前喬遷,面積擴大一倍、人員多了兩倍,當起政府的白手套。全聯會現在就像台灣的AIT,凡是大陸團申請成員中,若有30歲以下單身大陸女子,“一定會被全聯會拒絕入境;台灣人這下子神氣了!” 

  企業卡位,個人也要卡位。大陸客要來,在未經宣傳的情況下,華語導遊補習班,班班客滿。投資名嘴謝金河、朱志成現在常常在演講中說,“台灣未來最熱門的行業,就是華語導遊,”一位聽眾轉述。今年台灣有9821人懷著導遊夢,報考華語導遊人員普考,這項數字在2005年、2004年,分別只有4516人與3966人,也因為報考人數暴增,今年第一試及格率由去年的58%降到今年的31%。報考者很多是屆退老師、公務員,以及年輕的社會新鮮人,華語導遊進入門檻低,需求量大,一天薪資至少2000元,還沒算其他外快收入,華語導遊成為國人就業新選擇。 

  三通概念股火紅:外資常持營建、資產、觀光股 

  除了錢潮、人潮、工作潮已經全面在台灣觀光產業出現外,股市錢潮集中在三通概念股的卡位動作也很明顯。 

  從今年初到7月8日,台股指數收盤價下跌0.51%,但與三通有關、或具抗通膨概念的金融類股指數,卻逆勢上漲5.21%,觀光類股上漲27.09%,營建類股更是瘋狂大漲51.24%。不僅如此,長虹建設、皇翔建設、新光紡織、基泰建設、益壽航業、士林紙業等營建、資產、航運個股,漲幅都超過一倍(士紙漲91.45%),其中以長虹建設堪稱為奇葩,不僅漲幅高達166%,居全體上市櫃公司之冠,且外資持股高達30%,居營建類股之冠。保德信投信副總經理陳月姿說,外資早在3月下旬、連戰出訪中國之前,提前卡位台灣營建、資產、觀光類股,經歷5月底後的千點股災,外資手上部位也並未出脫,似乎有長期抗戰的打算。陳月姿說,這些三通概念股,權值不大,憑一己之力難以左右大盤,但這些小型股卻是一種信心指標,常扮演大盤點火的角色,在三通實現前,題材性不會退燒。 

  營建類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外資法人根本不聞不問,但今年5月份,澳洲投資銀行麥格里(Macquarie Bank)卻帶著長虹建設,遠赴新加坡做海外說明會(Road Show),大力向他們的外國投資人推荐台灣營建股。長虹建設是民進黨中央黨部辦公室的房東,與綠營關係不言可喻。即使如此,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仍說了句真心話:“台灣與大陸達成三通,台灣至少會好個三、五年!” 

  店舖交易神祕加溫:2年來店舖成交量成長54.7% 

  “台灣房地產漲的有理!看香港的例子就知道,”經續會共同召集人蕭萬長,肯定台灣資產價格上漲是一種理性的現象,因為開放三通,必然引導台商回流。 

  在房地產方面,還有一個神祕的現象,就是沈寂已久的店舖交易,最近也都悄悄加溫了。 

  店舖物件因為單價普遍偏高,交投不多,在台灣最大房屋仲介商信義房屋的業務結構中,向來屬於冷門業務。但近九季以來,信義房屋內部統計顯示,店舖交易呈現季季成長,令人大感意外。 

  自2004年第一季起算,截至2006年第一季,信義房屋的店舖成交量成長54.7%,成交價格成長56.7%,2006年第1季成交金額逾51億元,呈現量、價俱揚的局面。 

  台灣不是百業蕭條嗎?怎麼還會有人苦苦追價買店舖!“買房地產是買未來,”信義房屋總經理薛建平解釋,好的店舖不但會增值,而且還可以出租,三通的預期心理,讓買家看好未來的商業機會。 

  台商開始回流 物流製造,不分藍綠全部就位 

  當年因工資、土地、環保成本上漲而最先出走的台灣製造業,居然也出現回流現象。由前任副閣揆林信義在經濟部長任內推動的工業區006688方案,至今已開花結果,截至2006年5月,共有730家廠商進駐,其中有50家是回流的大陸台商,占進駐家數的7%。自2002年5月累計至今,已創造逾5.1萬個就業機會,相當降低失業率達0.5個百分點的就業效果。林信義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一旦三通實現,受益最大的產業就是台灣具有強大競爭力、靈活運籌力的企業。 

  除了傳統工業區之外,加工出口區受惠於三通將更直接明顯。根據經濟投資處的統計,今年1至5月,進駐加工出口區的廠商共有37家,總投資金額達1.78億美元(近59億台幣),比去年同期大增近125%。 

  在這些進駐加工出口區的廠商裡,有家很特別。半年前,親綠、挺扁色彩濃厚的義美食品公司,已悄悄在台中加工出口區中港分區,承租下3.5公頃土地。特別在5月份罷免總統行動發起後,義美又向加工出口區表明希望再加碼承租額外的6.8公頃,將經營高級冷凍加工食品外銷大陸。“卡位不分藍綠,這樣接近權力核心的企業,在這個敏感時刻加碼投資台中港加工區,其中的微妙之處,稍有概念的人就能領悟其中隱含的玄機,”中科招商委員會執行長陳明德笑著說。由於三通促使布局兩岸的台商能進一步利用台灣,連帶也刺激物流業掀起卡位戰。包括新竹貨運、大榮貨運,已分別占領竹科、中科、台中加工出口區、高雄加工出口區等物流重鎮。 

  此刻,從觀光、地產、物流產業,再到科學園區、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等,都可看到加碼投資台灣的熱潮。趨勢管理專家大前研一在1990年代初期,就曾對台灣提出一項戰略性建議,“成為一個大香港,連結中國與全世界。” 

  這次會不會重踏10年前的泡沫?會不會又是另一次“狼來了”?就看政府如何積極作為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