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畢竟是大勢已去 宋楚瑜不宜選市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0 09:26:51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聯合報今天社論說,宋楚瑜如果參選台北市長,會有三種結果:一、宋楚瑜當選,二、郝龍斌當選,三、謝長廷當選。沒有人現在可以預知選舉結果,唯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宋楚瑜因罷免案而民意滿意度頗有上升,但他在市長選舉支持率上卻仍然是個位數,排名在郝謝之後。可見,罷免陳水扁是一回事,選市長卻是另一回事。

  倘若這樣的民意樣態不能大幅翻轉,則宋楚瑜也許就不太可能當選,但他卻不無可能使郝龍斌落選。畢竟,宋謝的選票無交集,宋郝卻有排擠作用,皆是搶泛藍選票。也就是說,對於泛藍陣營而言,宋楚瑜倘若參選,相當可能發生的結果是:成事不足(宋不能當選),敗事有餘(郝亦落選)。或許正緣於這一層顧慮,宋楚瑜迄未承諾與郝比民調,亦未宣布是否參選。因為,此役對宋楚瑜來說,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而情勢顯示,失敗的風險著實不低。

  社論指出宋楚瑜一路走來,起伏升落,主要皆因“形勢”的影響所致;但宋楚瑜卻始終有一種“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意念,甚至有一種“天下負我”的情愫。於是,宋楚瑜的自我認知與社會期許才會出現今日的落差。

  社論說,即使是宋的支持者,對宋的品操風格並非沒有質疑或保留;只因當時群眾將宋視為扳倒李登輝的政治槓桿,“形勢”遂造就了宋楚瑜。如今風水轉到了二零零八年,當泛藍及整個社會的政治憧憬變成了“整合與質樸”,此一“形勢”就未必有利於宋楚瑜訴諸分裂的手段,及繁複周折的政治操作風格。畢竟,選民看多了,也累了;何況,選民認識宋楚瑜不是一兩天,新鮮感及想像空間也難免少了一些。

  對宋楚瑜而言,乘勢而起,因勢而落,最刻骨銘心的應是二零零零年他在總統選舉中大勝連戰(得票率:三十六點八四比二十三點一),但選後社會民意的鐘擺,竟然又擺回到連戰及國民黨的那一邊;宋楚瑜到現在恐怕仍為二零零四年連正宋副的“連宋配”而頗感不平,認為這是他對“大局”的自我犧牲。但是,只因李登輝被逐出泛藍,社會的主流憧憬漸由分裂轉趨整合,由機巧轉趨質樸,連戰的社會形象上升,相對地對宋楚瑜的質疑與保留亦告上升,這一切都可用兩個字說完:形勢!

  社論指出,從二零零四年到今天,兩年來形勢發展的主流趨向迄無改變。宋楚瑜在“扁宋會”及“罷免案”的操作,顯示了他的“魄力”,但也顯示了他的“複雜”。問題是:當質疑其“複雜”者,比稱頌其“魄力”者多,“形勢”就未改變。如果宋楚瑜不肯與郝龍斌比民調,就宣布參選,恐怕難以說服泛藍民眾。

  社論認爲歷史的書頁翻過,就是翻過去了。例如,最近傳出“連馬配”,有人說,倘若“連馬配”可以,則再來一次“連宋配”又有何不可?但是,畢竟是大勢已去、勢不可為。宋楚瑜如今與其和晚輩一爭雄長,甚至落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結局;不如學一學連戰如何為自己開創一個雍容又崇高的退休角色。以宋楚瑜的條件,這是甚易實現的境界。

  社論最後說,畢竟,進,是一種形勢,可以因進而成;退,也是一種形勢,也可以因退而成。最怕的是誤估進退形勢,可進時退,固然可惜;但當退時進,也可能釀災構禍。此役對宋楚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如果失敗,親痛仇快固不在話下,更將是宋楚瑜此生的一個難以承受的可怕句點。審時度勢,因勢而行,不宜逆勢而為。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