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香港不宜過急徵收銷售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8 10:33:14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香港政府消息顯示,當局正計劃徵收商品及服務稅亦即增值稅(港人一般視作銷售稅),稍後將發表有關的諮詢文件。政府為了減低其不良副作用,亦會考慮給予低收入人士及部分企業援助,減低其他稅項和引入遊客退稅制度等。同時,一些低金額的經營業務或可得到收稅豁免。

  提出徵收增值稅,乃政府近年改革稅制構思中的重要環節。政府將在今年中就此進行公眾諮詢,並會把結果寫成建議報告提供下屆政府考慮,估計由決定到實施還需約三年時間。因此,徵收新稅絕非朝夕之事,其性質是個長遠的財政部署。開收這新稅,主要是因香港目前稅制中稅基太窄,財政收入又過度依賴對經濟周期敏感的薪俸及利得稅,因而不太穩定,與開支缺乏彈性的特點並不匹配。這些情況較易引發財政問題,故為了根治隱患,必須改革稅制,其中一法是引入增值稅。

  顯然,政府對於財政收支狀況採取居安思危態度,從長遠考慮進行改革,確是十分必要和負責任的,對此沒有人會加以反對。但另一方面,對於徵收增值稅,在社會上卻有許多反對聲音,而這大部分都並非基於逢稅必反及抗拒交稅的反射性反應。原因是增值稅確有諸多具體的技術問題必須注意,包括:(一)徵收過程比較複雜,成本較高,政府及企業都須要作出適應及調整。(二)與薪俸稅及利得稅等能有累進性不同,一般來說增值稅有累退性,對低收入人士影響更大,因而並不公平。(三)影響了本港一直以來,在國際間保有的稅制簡單及購物天堂聲譽,由此造成形象上的無形資產損失將難以估算。

  社論認為,以上諸問題中,技術困難及國際影響等,或許過一段時間便會淡褪,但累退性的影響卻將是久遠而且重大的。香港常被詬病的缺點之一是貧富懸殊頗大,如果在稅制上對此不加以緩減而反去加深,實在很難說得過去。當然,政府在稅收的具體方案上,可以做些手腳以減低累退成分,和通過其他方法如增加綜援金額等來作補償。但這樣必定引來更多複雜的行政問題,令徵收成本更高,也同時帶來更多漏洞、扭曲和不公,實在是添煩添亂。

  到真正落實時,選擇恰當的宏觀經濟環境同樣重要。以目前情況為例便甚不適宜:當工資追不上物價及房價上漲,當高低工資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再加上經濟日益依重內地個人遊支撐時,徵收增值稅自不合時宜。

  社論指出,除了以上各種問題外,還有更深層的財政結構及策略問題值得關注,這些都是更根本而應先要給予答案的。首先是目前財政已回復收支平衡,而且按財政司預計今後幾年盈餘還會與時俱增。在這情況下稅基狹窄、收入波動等都不再是問題。目前社會關注的倒是如何讓市民分享盈餘,故收新稅可謂南轅北轍。其次,同樣令市民不滿者是,政府未盡全力去節約開支,卻反要來收新稅。每年的審計報告都列出政府多項不當開支及浪費,這些漏洞是否都已妥善處理?又如公務員的工資剛性是香港經濟中一大僵化源泉,政府應先行解決。總之,必先節流才再開源。再次,政府是否想借新稅來加稅?若否便應提出全盤的有加有減的中性稅收計劃,不要只談收增值稅。最後,還應考慮其他的擴闊稅基、穩定稅收方法。

  凡此種種,若政府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則市民完全有理由向收取增值稅說不。故希望政府對此事慎之又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