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反扁成為時尚 脆弱性、危險性恰好就在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2 13:37:31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中國時報今天刊登分析文章指出,無論罷免是否可以成案、倒閣有多複雜,“反扁列車”已然開動。而從民意看來,反扁也已成了一個主流思潮,看起來風起雲湧、勢在必行,然而,這件事情的脆弱性、甚至於危險性,恰恰好就在於此:一個從理性出發的政治運動動能,很可能在一種嘉年華會式的操作中,被消耗殆盡,最終,失去了實踐的動力。 

  文章說這是台灣社會的一個特質,許多人會誤以為情緒的發洩即是一種完成,從“國會”殿堂到政論節目,我們充斥著這樣的替代性滿足:議員不必做事,只需要罵人,罵得聲嘶力竭就算盡忠職守;名嘴們也是這樣,一般社會大眾又豈非如此?扁深諳此理,因此才會說:“罵剩就賺到了”,挨罵有何難的,尤其,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罵完就再見回家,被罵的人,睡完一覺,太陽東昇又是一條好漢,繼續他的貪贓枉法。 

  馬宋嗆扁,說如果陳水扁不下台,要周周上凱道,想用人氣逼扁,這種戰略錯誤,綠營用戰術解圍,從上周起,周、周日凱達格蘭大道每個周末都已經被訂走了大半,讓你反扁大軍只能畫地自限;誰訂走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為什麼說凱道嗆扁是戰略錯誤?因為今天,藍軍若想為台灣大部分自覺衰到家人的人民“發功”,他們的功能與價值不是在給扁難看,畢竟,要臉的人才會怕丟臉,否則對牛彈琴不過浪費時間,藍軍要的不是把反扁變成一種流行活動,甚至於成了救國團的魯啦啦團康,大家每周心手相連一次,慷慨陳詞,然後下周同一時間請繼續收看“藍軍年度大戲:阿扁下台之官邸弊案第三集” … 

  文章提醒,反扁不是一時興起的衝動,而有蓄積多時的能量,背後是非常實際的民生議題、道德議題、公義議題、法治議題,本來應該有一股沛然莫能禦的山洪暴發力量,卻在在野黨領袖或為搶奪政治舞台的自我考量(宋),或者沈著不足的迎合群眾躁動(馬),變成小規模、小規模的放血,放著、放著,大家的情緒放盡,民氣散矣。 

  民氣可用、要用在關鍵之處,不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到頭來,鏡花水月一場空,大家白玩一場,那不只是馬英九可能在此役賠上自己的政治聲望而已;如果在涉及這麼多弊案、政治獻金、禮券風暴纏身,結果,整個第一家庭(族)都還可以全身而退、關鍵人物還可以在約談前一天溜到美國說風涼話 ….老實說,臺灣會讓難以計數的人失望痛心。 

  文章說,吳淑珍當年說如果有見陳由豪,她就去跳樓,若是一連串弊案竟然能夠戛然而止,台灣想跳樓的人,真不知會有多少。 難道臺灣的司法已黑到、無能到一個太可怕的境界了?連 SOGO禮券怎麼來、怎麼去的,這麼簡單的事,都可以任由“總統府”及一干人等“花”這麼久,斯可忍、孰不可忍? SOGO禮券都搞不定,還能指望別的案子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因此,在野黨應該要先集中火力、傾全黨之力,用自己的資源和法寶,把弊案查個清楚,在野黨只要願意,不會沒有機會把隱藏的污穢整理面世;對付扁政府,不能只留零星爆料達人搏命演出,愚公是不可能移山的;扁政六年,利益瓜葛結成一座座盤根錯結的貪婪山脈,不靠集體力量廣挖深掘,是撼動不了的。 

  特別是現在綠軍已集結完畢,即將揮師綏靖,他們是命運共同體又掌握關鍵性的政治、司法各式資源,可以上下其手、損害控制;一個政府可以瞞天過海到什麼程度,宋、馬及各個在野角頭,你們別作天真狀,故意不知;然而,既是知道為什麼遲鈍縱放? 

  除非你們的基本動機就不在倒扁,而有別的盤算,否則你們一開始就會把精神力氣放在最有可能入扁於罪的努力上:全力查弊(不只是揭弊,揭弊有什麼用?)。面對一個對 SOGO禮券都可以有多種不同版本說詞的總統府、面對一群明明麻吉卻可以稱說“不認識吳淑珍”的名流,你揭弊有什麼用?這個說謊集團根本不怕你揭弊,在野黨要有當年陳水扁立委窮追猛打的精神,給檢調實質施壓,把證據一次攤開。 

  文章強調,不要把反扁操作一個時尚,這將會是非常嚴重的消耗;今天,台灣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不是一大群人發發牢騷、發洩一下情緒就足夠了── 2000年時,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群眾可能是難以接受政黨輪替的情緒受挫者; 319, 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群眾可能是不能接受意外變盤的理念受傷者,在野黨領袖發動他們,不成功也就算了,情緒總有平復的一天。 

  然而,今天,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群眾,卻很可能是無法認同貪污治台的道德捍衛者,他們的失敗將會在台灣社會留下深遠的負面影響,因為道德的反撲無力將是整個社會的集體淪陷;操作他們,是可以成為藍軍的後盾沒錯,但前提是,在野黨自己是不是的確從人民的角度出發、所作所為,是不是真的以台灣的未來為念? 如果是,請你們認真一點、多用點頭腦。抗扁之路,將比大家想像的要更艱難。他不會主動下台,也不會被動下台,不要嘗試與扁的意志或者道德意識對抗,那是徒勞,要就要用絕無模糊空間的證據;在“國家機器”還未及染指的地方,在權力春藥還沒有發作的人身上,尚有一絲絲窺得新天新地的機會;但機會正在快速縮減中。 

  藍軍現在要用智慧拚命,當年,為了邁向執政之路,黨外、民進黨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代價,難道馬英九只有一百零一招:坐等民意助罷免,那是夸父追日;天底下沒有這等便宜的事。 


    相關專題: 政治計謀 陳水扁聲稱交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