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一個章子怡 蓋過一萬本孔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1 12:35:20  


  《新周刊》在上一期刊登了一篇《如何“販賣”中國文化》的專題,採訪了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評論家張頤武,張教授在接受採訪時稱:“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這句話後來在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中,被主持人竇文濤引用。昨日,張教授的言論引起了激烈討論,記者在眾多論壇中看到,幾乎99%的網友對這句話持反對意見,認為章子怡作為一位電影演員,還無法和孔子作比較。隨後,記者電話採訪了張頤武,他表示自己說這句話只是為了號召大家重視大眾文化,歪曲理解這句話的人都有智障。而章子怡哥哥章子男在聽到網友的反應時,對記者破口大罵。 

  教授:章子怡比萬本孔子有效 

  日前,《新周刊》推出了專題“如何‘販賣’中國文化”,張頤武在接受採訪時稱─── 

  “中國現在的經濟成長也很好,這個高速成長也可以打造出一個中國夢,要創造出一套對中國夢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的精髓要通過大眾文化的出口才能流傳出去。” 

  “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長今》就是韓國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個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中國文化才會有未來。” 

  “孔子不是很偉大麼,不是中國文化的代表麼,章子怡也是中國人的代表啊,新聞周刊、時代周刊都拿她當封面來報道中國呢。既然如此我們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國人就這麼一張臉讓外國人記住了。”…… 

  網友“拍案而起” 

  “真是要拍案而起!”記者在網上看到像這位姓張的大學生一樣受傷的人還不少。 

  不少網友發帖表達自己的憤怒,甚至有“論壇”專門辟專區發泄網友的不滿─── 

  “我真是要拍案而起了,什麼和什麼嘛?這也太夸張了!” 

  “我覺得簡直是有點死不要臉了!” 

  “章子怡唯一獲得金球獎提名的片子《藝伎回憶錄》,演的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藝伎,她何以能代表中國文化?” 

  網上對這種觀點的聲討帖子雖然採用了一些過激的語言,但持否定態度的佔99%。 

  電影人:其實,她只是個演員 

  “教授沒準想炒作自己。”一位不願意披露姓名的知名導演談及這一話題時稱,“章子怡目前的確是中國最有國際知名度的演員,但無論如何,章子怡僅僅是一個電影演員而已。”隨後,一位影評人稱:“章子怡本身所蘊涵的中國文化元素越來越少,她不像‘大長今’,真正展示的是韓國國粹的東西,包括宮廷文化、美食、醫療,因此,認為章子怡比孔子更能傳播中國文化的觀點純屬無稽之談。” 

  章子男聞聽質疑大罵記者 

  昨日,記者還撥打了章子怡哥哥兼前經紀人章子男的電話,當記者陳述北大教授張頤武的話時,章子男一直耐心地聽著。而當記者提到網上發表了許多反駁的言論,章子男立即不悅,並破口大罵記者。 

  記者表示,許多網友認為章子怡作為一位電影明星,還不能和孔子相提並論,並問章子男:“你讚成張頤武教授的這句話嗎?”章子男立即反問道:“你認為呢?”隨即突然大聲對著電話吼道:“你這不是找罵嗎?”便掛斷電話。 

  孔子研究者:章子怡和孔子不具有可比性 

  曾在德陽文廟從事孔子研究工作、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章澤說:“孔子是聖人,章子怡是名人,兩人根本不能做比較,他們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完全沒有可比性。孔子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澱後被後人世代供奉的聖人,他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文化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從某方面講,章子怡也在推廣中國文化,但只是某一方面的,不能與聖人相比。”綜合 

  孔子後人:她到底有多少文化? 

  昨晚孔子的“令字輩”後裔孔令琦接受了記者採訪,在談到這個話題時,孔令琦表示了極大的不讚同。“章子怡代表的不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她只是一個中國符號。”說到尖銳處,他反問記者:“請問章子怡到底有多少文化?她竟然代表中國文化?”作為孔子的後裔,孔令琦稱,將章子怡和孔子相提並論進行比較,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對孔子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作為北大教授,出現這樣的觀點真的讓人十分遺憾”。綜合 

  張頤武:曲解的人都是智障 

  記者電話採訪了張頤武教授。他表示,昨天已經接到了很多記者打過去的採訪電話,自己只想說明兩點,一、他從來沒有把章子怡和孔子相提並論過,二、自己的目的只是號召大家重視大眾文化,那樣歪曲理解的人都是智障。 

  重慶時報:你當時說過“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的話吧? 

  張:是的,我說過。 

  重慶時報:因為這句話,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有很多網友認為章子怡作為一個電影明星,還不能和孔子相提並論,許多人對這句話表示了憤怒。 

  張(笑):我還沒有到網絡上去看這些內容,但對報紙上的情況了解一些,很多媒體就這個事情進行大幅報道,沒想到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其實這並不是我的本意。我想說的是,我從來沒有把章子怡和孔子相提並論過,我只是在說明章子怡作為一個世界知名的人物其影響力超過了孔子。 

  重慶時報:現在發表評論的網友99%都在質疑你把章子怡過分夸大和神化了,你有沒有考慮過這會給你以後的工作生活帶來不好的影響? 

  張:任何一個看了《新周刊》上發表整篇文章的人,只要他智力正常都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那樣歪曲理解的人都是智障,非常可笑!其實這個就是某些媒體毫無道理的炒作,我希望媒體不要再針對這個事情進行炒作,完全沒有必要。 

  悠著點,別鬧大了 

  -陶征 

  “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我們要崇拜她,好歹中國人就這麼一張臉讓外國人記住了。”這話說得有點瘋,但是不稀奇,中學生網聊時,年輕人醉酒時,孩子跟大人打嘴仗時,很平常地就會冒出來。但是眼下,這話是從一個北大教授嘴裡說出來,是對著一家雜志說,是被一個名嘴引述出來,又被以爆料的方式給一家報紙捅了出來,要被討論了,成個事了。這就得說說了。 

  電影明星與孔子有沒有可比性,當然有,只要願意拿來比。他們都有名氣,這就是北大張教授的依據,於是說出了“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的一番話,提出了一個有關如何發揚當代中國文化的新銳觀點。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道理我們高中時就懂了,隨便拿來兩個東西,都能找到相同之處。《關公戰秦瓊》的大戲在相聲段子中硬是上演了,全靠一個老財主把兩位武功蓋世的古人給拉到了一個台子上,都是古人,都特別能打,這就是老財主的理由。就此看來,說章子怡是當代中國的孔子,應該不完全是胡扯。 

  一個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了這樣的話,被媒體刊登了,然後就迅速地被批了。網友聲討,電影人暗諷,孔學家駁斥,孔子後人怒斥。昨日,張教授也借《重慶時報》作了解說,進行了一番澄清和辯解。接下來,各方自然也放不過他,會緊跟著追問、質疑、炮轟,也許會是烏煙瘴氣,板磚橫飛。但是,不管是多麼精辟的抨擊,多麼鮮明的辯解,也都會被當成是對章子怡與孔子的又一番比較。 

  關公戰秦瓊也好,子怡比孔子也罷,高興了聊一聊就得了,還是不要展開什麼論戰了。說多了,辱斯文;說僵了,傷和氣。孔夫子有靈自不會計較,章子怡小姐恐也不情願被人與聖賢作比。就此打住的好。(來源:重慶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