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實范: 鄭州開封一體化熱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8 06:49:34  


中原城市群未來也應該是中部地區最具發展潜力的地區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鄭州和開封之間城際公路將在10月開通,兩市電話區號和車牌也將合幷,財經時報 文章稱,這是在爲兩市産業一體化的大格局鋪路。

  “這祗是民間性具體措施,目前尚未制定時間表。”4月末,開封市副市長吉炳偉說,“‘鄭汴一體化’系列措施的實質,還在於促進經濟産業一體化,幷非城市合幷。”

  文章表示,中部崛起,各省市都已進入實戰化階段。作爲中部之中的河南,“中原城市群”的發展是其關鍵所在。作爲切入口,“鄭汴一體化”——亦即鄭州、開封的一體化構想應運而生。

  鄭汴一體化在2004年初提出設想,到2005年10月鄭汴城市通道開工啓動,2006年年初,更是作爲重大戰略决策之一寫入了河南省“十一五規劃”。

  經濟一體化 非城市合幷

  文章稱,鄭汴一體化提速,發端於一篇評論。2005年5月22日,《紐約時報》記者尼古拉斯發表了《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烟雲》。河南省委書記徐春光看到轉載後很是感慨,幷批示要使開封發展成爲現代化的大都市,把開封的振興作爲“十一五規劃”的重點來實施。

  2005年11月底,連接鄭汴兩市的城市通道正式施工,標誌著“鄭汴一體化”的啓動。

  開封市委副秘書長趙煒周透露:這條寬100米、雙向10車道的公路將提前完工,預計于今年10月通車。通車後,從鄭州到開封僅需30分鐘,且全面開放,不收過路費。

  河南省投資10.29億元修建的這條城際連接綫,全長39.11公里,爲“鄭汴一體化”初步打通經脉,實現交通對接。

  而“鄭汴一體化”被歸結爲“四一體八對接”。“四一體”,指産業、市場、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一體化。“八對接”則包含規劃、交通、通信、市場、産業、科教、旅遊和生態的對接。

  也就是說,重頭戲還在後面,一系列措施都是爲産業對接做鋪墊。

  河南省長李成玉就曾點明,鄭汴城際連接綫解决的幷非交通問題,而是産業問題。圍繞這條綫路,目前在建一條産業帶,將鄭汴産業加以連接。

  開封市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科文海權認爲,鑒於開封千年古都的歷史意義及國際知名度,不可能將鄭汴進行城市合幷。一體化的意義不在行政,更在經濟和社會發展。

  互補與競爭幷存

  文章稱,在河南的决策者看來,現在的鄭州具備煤、鋁礬土、耐火粘土等重要資源,是先進工業設施的商貿城;而開封的農業實力較强,是文化底蘊厚重的旅遊城。二者互補性很强,一體化空間很大。但在迎接産業轉移方面,鄭汴也存在競爭,在機械加工,設備製造和食品加工等方面,鄭汴實力都很强。

  “解决産業之爭才是問題的關鍵所。”文海權一語點中要害,“目前,中部主要接納東部沿海和國外産業轉移,鄭汴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競爭不可避免。”

  “中國引進的最大的綜合性單體引資項目——加州工業園,最終定建於鄭州,而排除了開封,就是最好的例子。”吉炳偉說。

  互補與競爭幷存,合幷又有悖歷史意義和現狀。獨立于兩地政府之外的行政機構急待設立,“鄭汴一體化”也需要這樣一劑强針劑。

  “關鍵是規劃。應該由省政府或兩市政府立項,委託專家組去做,在完成戰略規劃的基礎上,聘請專業的設計部門來進行設計開展建設規劃。”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告訴《財經時報》。“另一關鍵則是協調機制。鄭汴一體化的推進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兩市擬通公交車,與現行規章相沖突,却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專門來管理和處理此類事情。”

  耿明齋認爲,應在鄭汴兩市之間或之上建立起强有力的協調機制。比如可以設立領導組,由省領導及兩市領導參加,領導組下設辦公室,所有問題都匯集到辦公室,幷經辦公室梳理後交領導組决策。

  “呼籲不够,鄭汴一體化機構很難建成。”文海權也持相同觀點,幷表達了擔憂。他認爲,行政資源是有效落實一體化的保障。

  “單獨設立鄭忭一體化機構的可能性不大,由省長親自組織的‘中原城市群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實際上一直在力推鄭汴一體化。”吉炳偉說。

  中部崛起成鼎足之勢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中原城市群在中國15個城市群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七,超過武漢、長株潭、合肥城市群,成爲中部城市群的“龍頭”。

  “河南是最近10年間中部6省中最具活力的省份。作爲河南經濟支撑的中原城市群,未來也應該是中部地區最具發展潜力的地區。”耿明齋樂觀預計其發展前景。

  文章稱,目前,中原城市群與武漢城市群都具備一定的實力,而成競爭之勢。

  耿明齋認爲,未來武漢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可能共同構成中部崛起的兩大增長中心。河南的經濟總量在中部地區位居第一,人均指標也直逼湖北,近10年,經濟總量增長速度和人均增長速度,河南都高過湖北。但就各自的中心城市比,武漢要勝過鄭州。

  2005年的一項GDP數據顯示,武漢市GDP佔湖北省的30.8%,鄭州佔河南的15.6%。爲此,鄭州應避免離心化發展。
比較于湖南的長株潭,吉炳偉則表示,長株潭之間距離較遠,且有山橋,也需交過路費,而鄭汴具備地理優勢和距離優勢,加之政府的重視,將會較快發展。鑒於長株潭“文化走廊”的成功模式,中原城市群的建設也將提昇檔次,體現中原文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