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北方威尼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9 20:37:29  


  聖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是俄羅斯聯邦第二大城市,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端的涅瓦河三角州。

  歷史上是俄羅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素有俄北方首都之稱。至2003年5月,人口約500萬。聖彼得堡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10.2%。整座城市由40多個島嶼組成,市內水道縱橫,700多座橋梁把各個島嶼連接起來。風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聖彼得堡因其地處北緯60度,仲夏時節,日照近20個小時,落日餘輝久久映照天際,在短暫的黃昏之後,又開始出現晨曦朝霞,剛落下的紅日再次冉冉升起,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間的“白夜”奇觀。每年初夏都有“白夜”。

  聖彼得堡的面積為607平方公里,其南北長44公裡,東西長25公里。它是俄羅斯最大的海港,是全國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該市與70多個國家的港口通航,同時,經河流可通往內地廣大地區。聖彼得堡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它與17個國家和國內200多個城市通航。此外,有12條鐵路交匯於該城,使它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市內交通發達便利,地下有64.5公里的地鐵,四通八達。地面有由公共汽車、電車、無軌電車和出租車構成的交通網。

  這座歷史名城已經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由彼得大帝始建於1703年,故稱聖彼得堡,1914年改名彼得格勒 (Petergrad)。1924年1月列寧逝世後改稱列寧格勒 (Leningrad)。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這座城市恢復了它的原名──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曾爲俄羅斯的首都長達兩個世紀,在俄歷史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此城發生。在偉大的衛國戰爭年代,這座城市經受住了德國法西斯軍隊900天的圍困,被後人稱爲英雄城。

  聖彼得堡風景極其秀麗,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資料,世界上最受旅遊者歡迎的城市中,聖彼得堡名列第八位(而莫斯科名列第300位)。這主要是由於該城有1000多個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包括548座宮殿、庭院和大型建築物,32座紀念碑,137座藝術園林,此外還有大量的橋樑、塑像等等。那裏有的18至19世紀的著名建築包括:彼得保羅要塞、彼得大帝夏宮、斯莫爾尼宮、冬宮、喀山大教堂、聖伊薩克大教堂等。許多俄國著名詩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萊蒙托夫、高爾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從事創作。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重要的教學和科研中心之一,有彼得大帝時代建立起來的科學院。全市共有40多所高等院校、400個科研機構,其中有著名的國立聖彼得堡大學、國立聖彼得堡技術大學、北極和南極研究所以及永凍土研究所。市內建有50多所博物館,有“博物館城”之稱。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僅次於莫斯科的第二大工業中心,也是重要的海港和造船基地。工業以艦船、動力機械等製造業爲主,能生産大型原子能破冰船,化學、紡織和食品工業也很發達。

  “白夜”是聖彼得堡的奇觀。它通常發生在6、7月間,在夕陽西下與旭日東升之間只有短暫的若明若暗的間隙,人們無需掌燈,便可在街上讀書看報。

  聖彼得堡1988年與中國上海市結爲友好城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