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樓市劈價慎置業 匯市波動堪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8 09:31:30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評說,近日香港樓市的情況頗引人關注,一些新盤劈價二至三成求售,並已開始波及二手樓市道,令業主減價成交萎縮。問題是這會否反映樓市將出現下調轉勢,如是則更堪關注。無疑,兩年來樓市隨經濟復蘇已累積不少升幅,故出現一些調整也不能說是出人意表。

  社評說,日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亦已就樓市問題發出警告,指現時本港市民對承受樓市動盪風險的能力較前減少,原因包括經過九七金融風暴、負資產及通縮後底子差了,再加上可透過按揭保險計劃取得超過七成的按揭貸款,有的更逾九成,因而增加了財務負擔。其實置業者既要重視以上警告,還須注意本身情況以及樓市之外的一些重要因素,特別是可從根本上影響未來地產市道的香港經濟形勢,和國際加息周期的趨勢等。

  對於美國的加息周期見頂與否,目前似尚難確認,連美國市場亦有無所適從之感,故近日頻見突然轉向。對美國下周議息,一般估計似將再加四分一厘,到時香港會否隨之加息亦難預料,但港美息差不能長久維持,港息早晚要加,如拖得太久出現補償性追加,其影響更為不妙。

  社評指出,在每次加息後,均有人認為不會影響樓市。的確,一次微加四分一厘效應不顯。但這只是從增量上看,若回顧兩年來累計的加息幅度已不少,還貸負擔隨之上升亦多,其滯後影響終會浮現。而且即使不再加,若利息停留在「高原」上,則沉重負擔將變得長期化。此外,也不應忽略兩年來在經濟復甦推動下,樓價反彈遠高於工資上升幅度,對市民的置業意慾,難免會有不利影響。

  政府對降低樓市風險亦有很大責任,問題是當局的一些政策卻反有加深風險之弊。例如之前推出的按揭貸款保險計劃,即有鼓勵置業者提高按揭比例的作用,且亦提高了借貸者所負風險,和不必要地刺激了樓市。政府對在樓市低迷時期推出的勾地政策,亦堅持不改,實有變相實施高地價政策之嫌。此外,由於甲級寫字樓供不應求,年來租金急升,但政府卻堅持把添馬艦地王用於建設新總部,而非回歸商業用途以緩解供求失衡。以政策哄抬地價不但會提高產生資產泡沫的風險,對維持香港的國際競爭力亦無好處。目前本港樓市比較平穩,有報告稱首季大型屋苑樓價錄得輕微升幅,展望未來亦不虞有大幅調整出現。在這情況下,既要有居安思危意識,亦是調整政策,以使之更趨合理的良好時機。

  社評認為,在樓市風險外,港人亦須關注匯市風險。近期美元似已形成下滑之勢,一貫唱淡美元的股神巴菲特更加快向海外投資,以便對沖弱美元的風險。港元與美元掛鈎,故感受同樣風險,而自去年人民幣與美元脫鈎後,又為美匯波動的影響增添新變數。特別是有不少估計稱,人民幣很快會升破八算,而年內甚或會達到與港元一對一的兌換率。美匯變化對本港的影響有實體經濟及金融兩方面。實體方面,港元隨美元貶值既可提升香港競爭力,亦會加強通脹壓力,但總體影響未必太大。金融方面,首先會引發心理預期變化而導致市場動盪,並對掛鈎形成壓力。同時,以為影響會止於心理因素則或過分單純,實際影響亦可能出現:例如資金會加快流出香港轉往內地或其他貨幣升值的亞洲地區;而內地投資者亦會迴避香港,對QDII、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及來港置業等均不利。這是政府及各界須認真考慮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