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世界盃誰組織得最好?德國該拿冠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2 13:15:59  


  正如全世界無數球迷所期望的一樣,德國世界盃在一片掌聲中謝幕。連一貫苛刻的歐足聯主席約翰松也說,本屆世界盃是組織最好的一屆,沒人能比德國組委會幹得更好。為了表彰德國世界盃組委會的卓越功績和巨大貢獻,國際足聯送給每位組委會委員一個大力神杯的複製品,好像是在安慰德國球迷:你們的球隊雖然只拿到了季軍,但你們的組委會卻是冠軍。

  的確,除了一些可以忽略不計的失誤之外,德國組委會為全世界球迷奉獻出了一屆最為流暢的世界盃賽事,就如同一場酣快淋漓的比賽,充滿了精彩的對攻、巧妙的配合以及漂亮的進球,卻沒有太多的肢體接觸和惡意犯規,以及主裁判那邊隨時準備中斷比賽的哨音。

  簡單地說,評價一屆世界盃的組織工作是否合格,除了審視一般性的賽事安排、球場建設和必要的人員接待之外,只要觀察一下球迷們在球場外的境遇就一清二楚了。他們能否便捷地買到球票,是否可以方便地搭乘各種交通工具前往各個賽場,在球迷營地能否獲得賽會志願者的幫助並自得其樂,以及能否自由而安全地在各個城市中露營和消費。在上述方面,德國人做得夠漂亮。

  △交 通

  根據德國媒體的估算,在令人激動的一個月中,200多萬名外國球迷進入德國境內,每個承辦比賽的城市在有比賽的當天,往往要通過高速公路和鐵路以及其他必要的交通工具迎來送往10多萬名各國球迷。儘管這些數字對於習慣了“春運”的中國人來說可能算不上大麻煩,但對德國組織者而言卻是個考驗。好在德國鐵路網絡四通八達,而且現代化程度相當高,再加上火車時速夠快夠準時,使這個賽前讓國際足聯擔心的問題迎刃而解。

  在世界盃進行期間,德國鐵路單是運輸客流量,就增加了500多萬人次。在35.7萬平方公里的德國領土上,每天都有數萬名球迷歡快地搭乘“城際特快”等交通工具安全而便捷地轉戰於各個賽場之間,而且鄰國波蘭、荷蘭、捷克、瑞士還有法國的球迷可以像上下班一樣乘火車到賽場看球,結束後立刻坐火車回家,順便買根烤腸充當夜宵。

  德國鐵路公司更是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刺激世界盃火車旅遊。對於持證記者來說,世界盃期間可以憑證件免費乘坐德國鐵路的任何車次,並且是一等車廂。德國鐵路還專門推出了世界盃月票,這種面值349歐元(二等車廂)的鐵路月票在世界盃期間有效,可以在德國境內不限次數地乘坐包括多種交通工具。

  當然,如果不是記者、沒有月票,到各城市來看球的普通球迷一樣可以感受到世界盃期間的交通的便捷。世界盃期間,憑球票乘坐市內的大巴、地鐵、有軌電車也是免費的。在有世界盃球賽的各個城市,地鐵將城市各個地點緊密聯繫起來,乘坐地鐵或有軌電車也是最適當的選擇。譬如,在漢諾威,從中央火車站上車,到AWD體育場只需三站,走出地鐵站,步行五六分鐘就可以到體育場。而在柏林、科隆、多特蒙德等城市,地鐵或有軌電車的車站就在體育場旁邊,下車即可直接到達體育場。 

  △環 保

  德國世界盃另一個讓人稱道的地方就是環保。一項名為“綠色目標”的活動在德國世界盃足球賽上收到奇佳效果。由於本屆世界盃向到賽場看球的觀眾提供免費公共交通,減少了汽車的使用,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目前看來這個措施十分有效。據統計,本次杯賽期間有70%的觀眾是乘坐地鐵、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和步行前往賽場的,開私家車前往的只有30%,這個比例大大超過了預估。

  “綠色目標”的另一內容是被稱為“杯之杯”制度,也就是觀眾不能攜帶容器入場,要喝水必須用一歐元購買一個世界盃賽場專用杯。這個措施的實行,大大減少了12個賽場的垃圾量。“綠色目標”還包括採集雨水澆灌草坪等。聯合國有關組織對“綠色目標”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將它稱為體育促進環保的典範。

  △志願者

  德國的志願者工作也值得稱道。大批熱情的志願者在火車站、比賽場和露營地,隨時準備迎接操各種語言的球迷們過來問東問西。這些志願者的素質非常高,除了熱情之外,還能給你一個比較圓滿的答案。或許,正是這些“活性炭分子”,在微觀上解決了一個個小小不言的麻煩,幫助了整個賽會一路順暢地走了過來。

  △消費和購物

  當然,德國世界盃期間,球迷在消費和購物方面也相當便利,德國商業也撈了不少實惠,這不得不歸功於歐元——這一統一貨幣的使用和流通。在世界盃期間,歐元區12國(其中包括參賽國荷蘭、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及東道主德國)的球迷們自然免去了外匯兌換的一切手續和不便,歐元所體現出來的便利性極大地刺激了他們的消費和購物,花起錢來也就流暢了許多。對於兼顧在德國看球和前往歐洲旅行的他國球迷來說,一次性地將本幣兌換成歐元,也會在換匯方面省下不少錢,其他歐元區國家可能由此得到更多的旅遊收入。因此,與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相比,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德國世界盃中表現得更為充分。 

  △一體化優勢

  事實上,歐洲一體化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步開始,就按照政治家們“先經濟,後政治”的設計構想向前推進。從最早的“歐洲鋼煤共同體”到現在的“歐洲聯盟”,歐洲一體化進程取得了巨大進步。根據目前歐盟對內貿易法的相關規定,歐盟各成員國之間實現了“四個自由”,即勞動力、資金、商品和服務在歐盟內部市場可以自由流動。在此前提下,本屆世界盃不僅讓德國經濟至少獲益五到八年時間,其周邊鄰國在勞動力就業、商品和服務貿易上也會有所斬獲。雖然《歐盟憲法條約》在法國、荷蘭公投時相繼受挫,但就歷史演進過程來看,“大歐洲”是難以逆轉的命運。或許,2008年,在奧地利舉辦歐洲杯時,歐洲各國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經濟一體化給整個歐羅巴帶來的巨大好處。(來源:經濟參考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