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在民主路上崎嶇前進
http://www.CRNTT.com   2007-01-23 10:10:27




  就政治層面而言,陳水扁執政績效不彰,近年來聲望低迷,甚至跌到百分之二十以下,「紅衫軍」起,媒體民調顯示,皆有半數以上民眾要求陳水扁下台,就民主政治之本義言,陳水扁也已不適任總統了。

  但就法律面而言,立法院的罷免提案過不了關,人民即無從對陳水扁的去留表達意志;即使司法偵辦陳水扁及其家族涉及貪腐案件有具體成果,他仍可得到刑事上免訴究的特權保護。法律的程序正義,讓律師出身的陳水扁善加利用,牢牢保住了總統的職位。所以,這一場紅潮大戲,最後也就祗能暫時收場了。

  但是,陳水扁續攤,回到基本面來看台灣的政治,本質浮現,問題依舊,陳水扁捆綁了民進黨來搶救其職位,民進黨的未來會更好嗎?答案當然看年底北高市長選舉,明年立委選舉,以及二○○八的總統大選成績。

  以目前看北高市長選舉,藍軍可謂保北望高,綠軍能否透過此次紅衫軍運動中激化的族群與黨派意識,維持高市政權,確實值得觀察。由於藍軍候選人黃俊英乃學者出身,政治性格不突出,爆發力不強,面對綠軍候選人陳菊強烈的政治風格與爆發力,在選戰進入短兵廝殺階段,能否維持戰鬥力,確不無疑問。本來綠軍最大罩門的高捷、外勞弊案,在當局密不透風的政治力籠罩下,恐很難有撥雲見日的希望。

  台北選局,藍營雖參選爆炸,但在全台選民素質最高的台北市,藍軍經歷過一九九四與二○○○年兩次重要戰役的分裂之痛,本次市長選戰,如藍軍參選人皆執意參選到底,會不會給謝長廷可乘之機,考驗著藍軍選民的智慧,當然更考驗綠軍的死裡逃生術!

  對於北高市長選戰,綠軍猶有奮力一搏之力量;但明年的主要選戰,卻正如一場未審先判的死亡遊戲。當初在綠軍大老林義雄力倡,修憲把立委由225席,減半為113席,並把選舉方式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此案既成,以地方政治生態言,藍軍即可穩操勝券,坐定國會多數黨之地位,綠軍幾無過半之可能,平實地估,三分之一席次就不錯了。苟如此,立法院將長期為藍軍把操,綠軍要靠基層實力,累積到能在立院過半,勢需漫長過程。面對明年主委選戰的劣勢,綠軍與部分現任立委的生路,在於重新修憲,改變選制與提高名額,但修憲門檻太高,綠軍在經歷陳水扁保位之役,驚魂未定,敢不敢發動修憲?即使發動,修得成嗎?恐怕大家都不敢抱希望!

  至於二○○八年大選,時間還早,變數尚多,綠軍在政績上要大幅提升,顯屬不易。正名制憲的台獨猛藥,以過去選舉史觀之,全台性大選,藍綠皆不敢以統獨做為主軸,怕嚇走中間選民,得不償失。民進黨未來應會進一步消耗馬英九,並弄大國、親與馬、宋矛盾;同時四大天王在北高市長選後,很可能會先折損一、二位。屆時能領軍迎戰的,可能以較沒操守爭議、政治包袱,且以逸待勞的呂秀蓮最有機會;但她能否整合綠軍,是個較大問題。

  總之,陳水扁續攤後的民進黨出路,是很坎坷的。

  馬英九能帶來二次的政黨輪替嗎

  「紅衫軍」不論「九一五圍城」或「雙十天下圍攻」,馬英九的困境再次出現。二○○四年的「三一九槍擊案」後之大抗爭,身為台北市長的馬英九,面臨是否驅離群眾的政治選擇,在「守法」與「從眾」的兩難之間,動輒得咎,他選擇了「守法」,但卻傷了深藍的心;後來黨主席之役,「贏得選舉,失去盟友」;好不容易在去年底縣市長選舉中,賣力輔選,獲得大勝,真正奠定泛藍共主地位。

  但藍軍在歷史上,似乎始終是不善逆境造勢與順境守勢的政黨。明明贏局會賭輸,如吳敦義一九九八年高雄市長、二○○○年的總統大選、二○○四年的總統大選,皆是「由勝轉敗」的例子。馬英九人才出眾,清廉自持,殆無疑義;但雄才霸氣不足,用人格局不大,觀其一年前為台北市長選戰之佈局,即可知其保守無為之一斑。

  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以來,未能充分發揮藍軍在立院之優勢,主導國政方向,主動立法以造福民生,改善民瘼,坐視民進黨執政之無能,始終未見積極性作為,連二○○四年立委選舉時之政黨政見,也大部分未見落實,對政見的不重視,即是對選民的背信,藍綠其實是五十步笑百步!今天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提高到其他黨之上,雖說馬英九有魅力加分之效,但主要還是拜綠軍貪腐無能之賜;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其實積極努力得很不夠!

  台灣政治發展已到一個瓶頸,這個瓶頸如不通過,任何制度途徑的改造,與公民社會的呼籲,甚至群眾力量的施展,都很難使台灣政治邁入嶄新的境界。這個瓶頸就是:第二次政黨輪替。因為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效果,往往會「矯枉過正」,使得中間力量縮小,新的當權者,往往會把當初他們推翻舊政府的那些理由與口號,忘得一乾二淨;他們很容易陷入舊政府不良結構中,幹出比舊政府更不堪的骯髒勾當。此時一切制度無效,惟有依賴二次的政黨輪替,來去腐生新,不使貪腐生根;並且導正極端主義傾向,再次修正的結果,較有可能回歸中道,人民力量才能抬頭,政治才能回復到其樸實本質,不再是野心家操弄的遊戲!

  台灣在民主化之後,目前最需要的是二次政黨輪替,這些是人民對政治發展的最高期待。馬英九如果想靠個人魅力的光環,是經不住時間與綠軍的雙重消耗的;他如不能掌握台灣政治發展的主流,呼應人民內心深處的吶喊,把履行「二次政黨輪替」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使命,那麼,他的光環將很快生銹,他的黨也將益形老化;藍軍如不能找到新共主,也祗有繼續在野。

  但馬英九如能掌握到「二次政黨輪替」的核心價值與意義,帶領人民來完成此一願景,則他不止是國民黨黨主席,也是泛藍共主,更是人民的新希望。能否站上歷史的制高點,來乘風振翅,不但決定馬英九的高度,更將決定台灣政治的未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11月號,總第10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