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中國對非洲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6 11:08:00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正在對摩洛哥進行訪問,隨後還將訪問尼日利亞和肯雅,其足跡遍佈北部非洲、西部非洲和東部非洲。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在新形勢下為進一步促進中非友好合作關係的重要訪問。

  《人民日報》今日刊登一篇題為:“中國對非洲不是威脅而是機遇”的文章說,今年時值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啟外交關係5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中非政治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結成了“全天候的朋友”;經濟上平等相待,相互幫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國際鬥爭中中國為非洲國家仗義執言,積極推動國際社會更多關注非洲的和平與發展問題。中國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非常重視發展中非雙方的友好合作關係,注重不斷拓寬合作的新領域,增加合作的新方式。當前,“中非合作論壇”已經成為中非之間的對話機制和合作平台,非洲53個國家中有47個同中國保持外交關係,中非貿易額從1950年的1200萬美元躍升到2005年的397.4億美元。這表明中非友好與合作目前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當然,隨著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真誠合作日益深入,中國在非洲地區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勁,自然衝擊到一些國家的利益,便用疑慮甚至懼怕的眼光看待中國。近來有些人散佈出一種新形式的“中國威脅論”,西方媒體熱炒“中國對非洲實行‘經濟殖民主義’”,宣揚什麼“中國對非洲加大投入是基於對石油、有色金屬等戰略原材料的需要”、“中國紡織品對非洲大幅出口衝擊當地產業發展,造成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中國從非洲進口原材料,向非洲出口製成品,不利於非洲的長遠發展”等等。這些論調貌似為非洲人民的利益著想,實則沒有事實作依據,更不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而是包藏禍心,妄圖離間中非友好,破壞中非傳統互利合作的氣氛。

  文章指出,眾所周知,歷史上對非洲國家實施殖民統治、掠奪非洲資源的不是中國,而是西方列強。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沒有任何歷史糾葛,沒有根本利害衝突,相互間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合作基礎廣泛堅實。中國所奉行的是和平發展的理念,中國主張國際關係民主化,在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非洲國家發展關係,中國對非洲關係的理念和實踐與殖民主義有著本質區別。

  中非發展友好合作既造福於中非人民,也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今天,中國不附帶政治條件的經濟援助在非洲隨處可見,受到非洲國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稱讚。中國還向非洲戰亂地區派遣維和部隊,直接為非洲安全作出自己的貢獻。坦桑尼亞駐華大使查理斯.阿西尼亞.桑嘎近日在一次中非工商界研討會上說,中國和非洲加強在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為非洲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非洲人民的收入。

  文章認為,中國是非洲真正的朋友,曾在幫助非洲擺脫殖民統治、消除種族隔離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今天非洲人民在尋求繁榮的第二次抗爭中,希望繼續得到中國政府、企業和人民的幫助。這就是非洲人對中非友好合作的真誠評價。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訪美亞非五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