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西藏堆龍德慶縣的藏族農民在挂五星紅旗。 |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人民日報》今日刊登一篇評論文章說,不知道有幸在今天踏上青藏鐵路“天路之旅”的乘客,會是怎樣的心境?!不知道更多以豔羨目光注視這偉大歷史瞬間的人,又會有怎樣的感慨?!
文章說,7月1日,青藏鐵路列車往返於世界屋脊,幾代人的夢想和重托被堅實的鐵軌舉起。
這鋪在凍土上的“21世紀工程建設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讓人們想起美國火車旅行家保羅•泰魯的斷言:“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高原深處,長達1142公里的青藏鐵路橫亙於雪域純淨的陽光下,鋪展在世界震歎的目光裏。它是科技奇跡的見證,也是偉大精神的象徵。
文章表示,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的開通,徹底結束了占全國八分之一國土面積的西藏自治區不通鐵路的歷史。蜿蜒的鐵軌穿越氣勢磅礴的青藏高原,將成為撬動青海、西藏乃至整個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杠杆。
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鐵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的命脈,左右著文化的走向。面對青藏鐵路,人們首先會想起它的戰略意義與經濟價值,想起國運昌盛和國力強大。也會想起,伴隨萬千渴望的步履,多種文化會沿著這條鐵路自由流動,多少令人感慨的變化將由此產生,多少人的生活和命運將因此改變。
這種變化將是史無前例的。
文章說,遼闊的青藏高原向來以豐富的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以及蘊藏量巨大的水電等資源聞名於世。在礦產資源短缺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擁有著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出國容易進藏難”的交通現狀,不僅擋住了滿懷熱望的朝聖者,也成為制約高原崛起的瓶頸。而今,隨著列車開進青藏高原,人流、物流、資訊流等將加速這塊古老土地的現代嬗變,啟動青藏高原的內在活力。這是青藏高原發展的歷史契機。
世界屋脊交通格局的改變,將深刻影響這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格局。這是一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文化線,不獨是舉世矚目的青藏高原旅遊板塊,在“鐵軌經濟”的巨大牽力下,青藏高原的產業資源和文化優勢也將得到進一步整合,最終會成為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極。
在更大的視野裏,正如一位印度商人所言:“青藏鐵路不僅是中國的大事。”它將有助與南亞各國發展經貿關係。這一過程,是青藏高原經濟融入國際經濟迴圈、更加開放的過程,也是藏文化自身發展交融以及與多種文化不斷碰撞的過程。
這種交融是前所未有的。
文章指出,青海和西藏不僅在地理位置相互聯繫,共同構成了青藏高原的主體,而且有著相似的歷史、民族和文化背景,歷史上兩省區就形成了聯繫緊密的經濟文化圈。但交通不便,影響了青、藏、甘、川、滇的藏族聚居區的交流。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將藏文化圈銜接了起來。曾經冰山阻隔、難通聲氣的藏民,終於有了彼此親切的打量;那些一生最大願望就是“去聖城拉薩”的藏民,終於能在渴望中出發。
上個世紀初葉,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的設想是,鐵路不僅要修到拉薩,而且要修往更遠的地方。
這個偉大的構想,終於在今天有了一個輝煌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