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暑假焦慮症”看教育公平
http://www.CRNTT.com   2019-08-16 14:41:50


資料圖:在上海徐匯區徐家匯街道匯師小學辦班點,做暑假作業的小學生向大學生志願者請教問題。(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8月上旬,暑假轉眼已過了一半。跟記憶中孩子們瘋玩、大人放鬆的悠長假期截然不同, 如今,“暑假焦慮症”、“暑假不自由”成為了普遍現象。

  美國《僑報》8月8日載文《從“暑假焦慮症”看教育公平》,文章說,在不少家長心中,暑假早已成為“燒錢季”的代名詞。人民網近期對北京地區超過60個不同收入的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顯示,超6成的家庭暑期計劃每月為孩子花費3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下同),很多家長暑期為孩子花的錢已經占到了家庭收入的50%以上,近7成的家長對孩子的假期消費感到有經濟壓力或心理壓力。

  對孩子來說,經歷了一個緊張忙碌的學期之後,本來應該在暑假好好放鬆心情,盡情玩耍,但現實是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暑假成了“第三學期”,據調查,近70%的家長給孩子報了2-3個課外培訓班,還有13%左右的家長為孩子報了4個以上的培訓班。在課外班、暑假作業的密集轟炸下,想要好好玩耍自然成了奢望。

  孩子累、大人慌,美好的暑假為何搞成了這樣?

  對於工薪階層的家長來說,孩子放暑假在家,但自己要照常工作,不少人還處於“996”的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哪有時間來照顧孩子?沒有時間,就只有花錢,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一方面孩子有人管理,家長安心;另一方面,能利用假期學點知識,提高成績,何樂而不為?壞處只有一個,就是燒錢。但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只能認了。

  暑假焦慮,表現出來的是錢與閑的壓力,背後映射的則是階層焦慮。工薪階層,忙於工作忙於賺錢,希望提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但不同階層的分化已經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在孩子身上。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孩子可以上國際學校、私立學校,可以請名師輔導,可以滿世界游學,可以有高學歷的全職媽媽管教。工薪階層,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往往只能依靠老人和保姆,管教差距一目了然。到了暑假,由於沒有學校教育的托底,對孩子的教育只能依靠家長,這種差距更加放大了,錢與閑的問題就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