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倒扁持久戰 進入“撞牆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4 08:53:17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施明德說,反貪倒扁是持久戰。但歷經九一五的百萬人圍城之戰,不論是群眾或是總部人員,即將進入“撞牆期”。

  聯合報分析文章說,引起撞牆期提早到的原因,第一是百萬人圍城時,反貪倒扁的民氣勁揚,攀升到最高點。但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顏聖冠捷足先登,搶下凱道九一六至九二○的使用權,迫使總部轉移到台北火車站南廣場,結果因場地因素,幾乎讓倒扁的民氣從雲端跌到平盤。

  第二,雙十的緣故,反貪倒扁的群眾在兩個星期內,被迫要轉移陣地兩次。這對這幾天好不容易凝聚的民氣,再度面對瓦解的嚴峻考驗。

  第三,總部記取移師火車站的前車之鑑,費盡思量,希望能重新覓得一塊距離象徵倒扁意義的“總統府”較近的地方,保持倒扁溫度。但事與願違,截至目前為止,台北市政府只同意火車站南廣場。

  除了場地因素,激發群眾的元素也面臨枯竭的窘境。不可否認,總部發起反貪倒扁活動,初期提出台灣紅、納斯卡線、圍城之戰的活動創意,為群眾運動注入一股活水。但九一五圍城之戰後,除了宣布“十月十天下圍攻”外,卻出現了將近一個月的活動空窗期。

  其實總部也發現這個問題,才會在前天提出九月卅日二次圍城的構想,並取名“彩虹運動”,希望在紅藍綠之外,號召更多其他顏色的中產階級加入倒扁行列。

  總部的構想雖佳,但卻面臨遊行之後,又要移師的窘境,這也是總部這幾天“頭殼抱著燒”的主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