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迺強:香港特首選舉博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5 15:10:54  


劉迺強:反對派在拉票時公開只有一個理由,就是不想曾蔭權再次自動當選。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時事評論員劉迺強今天撰文,談香港特首選舉,全文如下:

  暑假過後,香港政壇回復活力。從現在到明年三月,香港政局一切都朝下屆特首選舉看。任何有志問鼎的,都要開始展開活動。

  曾蔭權早於上月便開始廣泛諮詢各界,為其十月施政始報告找素材。有人認為這份報告將是他選舉政綱的「meta版」。不過作為本屆任期只有八個月,行將退任的行政長官,不管出於任何考慮,都不應多提任內難以完成的新項目。另一方面,曾這份施政報告,客觀上將是一份具承先啟後意義的重要文件,如何把它寫好,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市民對此有一定的期望,中央也會十分關注。更現實的是,如曾蔭權要爭取連任的話,他應該通過這份報告,向市民詳細介紹自己的理念和抱負等。而且如果他要憑共同理念來組織下屆三十五個政治任命正、副和助理局長的話,這也是一個必要的起點。

  反對派這廂,陳方安生從英國「述職」回來之後,通過湯家驊之口,非正式宣佈她不會參選了。對於這一表白,包括反對派陣營之內許多人都呼了口氣。但是同樣道理,反對派也要盡快推出一個像樣的參選者,不然的話,失卻凝聚點,恐怕會連一百張提名票的最低入場要求也達不到,只可能像去年李永達般,於場外搞局,難收宣傳的效果。不過不管推誰出來,反對派其他可能候選人現時的民望和將來在選委會的得票能力,都會遠比陳太低。

  反對派在拉票時公開只有一個理由,就是不想曾蔭權再次自動當選。這不單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且很能打動人心。特首如一而再、再而三的自動當選,當選者不光采、選委不高興、市民不認同、中央不好看;可以說,沒有人希望自動當選這情況於明年重覆。問題是如果反對派只有能力推出一個對曾蔭權半點威脅都沒有的候選人,等於自願陪跑,除了在競選期間可以搞些辯論比賽遊戲增加點熱鬧,到最後選委們能聚首一堂投投票過場,形式上輕易解決了大家的問題,達到政治正確的結果之外,不單對民主一無裨益,對良好管治也沒有幫助。

  反對派之所以對這遊戲樂此不疲,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藉此機會,利用公共資源增加曝光,正面較詳細闡述反對派的訴求。反對派向來單一議題,這方面大家都不會寄予厚望。第二個原因,同時也是更重要和實在的原因,是希望競選中間,能爆曾蔭權什麼醜聞,出現什麼事件,一旦鬧大了,曾不能參選,反對派候選人便「冷手執個熱煎堆」,自動當選成為下屆特首。

  隨著民粹主義的泛濫,政治越來越無分對錯,只憑感覺;醜聞和事件也無分大小真假,全憑心戰操作,和幕後的力量較量。君不見同樣是數十萬人上街,他信下台、阿羅約企穩,而董建華則是滯後反應,至於陳水扁,人人都知道他看美國面色才定去留。所以反對派千方百計要爭取提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此,親建制這一廂,首先為了對付反對派在選委會中霸位鎖票,其次是為了保險,免選舉期間出現周折,即使到最後單純是陪跑,這回無論如何也會多推一個候選人出來。為了達此目標,這一股力量,最遲也要於十二月選委會選舉之前浮出水面,使反對派再沒有「為免再自動當選」這藉口去為選委選舉拉票。另一方面,縱使反對派自己沒有候選人,但也難保其不爆其他候選人的醜聞,不利己也要損人。所以這個候選人首先要自己身家清白,其次要有一定的能力,必要時真的當上了特首,也不會出大問題。

  這個候選人是誰,坊間有不少猜測,這裡不贅。但不管他是誰,他的出現使「為免再自動當選」這藉口難以成立,反對派在廖化作先鋒的弱勢之下,一百張提名票很容易會泡湯。我若是反對派,當抱極大危機感,努力爭取補救,而不是到時呼天搶地,怪人家封殺他們。

  世事凡一利必有一弊,建制方面如出兩個候選人,必然會分薄了票,也自然會有人擔心將來可能出現像連宋對陳水扁一樣,因分了票被對方獲勝。不過以目前的形勢,曾蔭權對陳方安生之後的另一個可能對手余若薇是五對一的優勢,即使她能拿到一百張提名票,因為強弱太懸殊,反對派也難以期望能得漁人之利。

  第三者一旦出現,是反對派的死穴,反對派的所有盤算都會因此落空,這大概是他們到今天依然首鼠兩端,不肯下重注,也沒有人願意當候選人的原因。從這角度,我們更能明白為何陳方安生從一開始便「見步行步」,而到今天終於決定退出的考慮。反對派從來都不是堅持原則,不計成敗的政治家,而只是精於計算眼前得失的小政客,於此又一再獲得證明。

  再回頭看另一邊廂,基於上述其他考慮,不管反對派最後是否推出候選人,親建制也會推出曾蔭權之外另一個候選人。政治這東西,十分複雜,另外一個候選人出來,就算他自願陪跑,後邊很多人都不會甘心為此賣力,而希望有一定的作為;而尤其是兩個候選人都屬於同一陣營,八百人選舉委員會之內也很難刻意和公開的棄這個保那個,這跟連宋各分屬不同政黨的本位主義考慮很不一樣。假戲許多時都會真做,小圈子選舉也絕對不是「欽點」兩個字那麼簡單,一早就能百分之百預知結果的。因此只要有第三者出現,對曾蔭權來說,多少也是一個變數,非到點票之後,他也難斷言必然連任。

  因此只要有第三者出現,不管反對派動向如何,明年三月的選舉,都會變得嚴肅認真。作為香港市民,甚至從中央的角度,這個第三者的出現是萬二分重要的。九七年的特首選舉,就是因為有競爭,雖然結果是一面倒的支持董建華,但市民對此還是有較好的認受。如果曾蔭權能想通這一點的話,他也應冒這一個即使在半民主的機制之中也必然會出現的正常風險,接受有競爭的選舉洗禮。因為只有這樣,他的連任才有較高的認受,往後的五年,才能較為「強勢」。

  在內地,官員也要競爭上崗;我們要在香港重新建立「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政治競爭風氣。「斯人不出,奈蒼生何!」,親建制這一廂,我祈盼有一定份量的人士當中能有識大體者,鼓起勇氣站出來,拼多半會輸的決心,為建設香港民主健康的發展,盡關鍵性的一點力。香港市民大部份未必有機會投他一票,但肯定都會為他鼓掌。(本文今天發表於香港信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