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陳水扁反撲 可能大規模鎮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5 10:07:32  


  8月22日,“百萬人民倒扁”運動所得到的捐款突破了1億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一介匹夫的振臂一呼,正在掀起要埋葬陳水扁的驚濤駭浪。連此前對這個活動很不看好的台灣《中時電子報》主筆黃哲斌都撰文稱,“我錯估了‘阿扁究竟有多討人厭’。”危局之下,陳水扁的老辣、敢賭敢拼也表現得淋灕盡致。最近兩天,他明顯開始反撲,不僅重申“絕不下台”,而且再次把深綠勢力裹脅在身邊,要求“不護扁但護台灣”,口號極具煽動性。媒體認為,台灣反扁勢力與陳水扁當局的真正對決正在拉開帷幕。對很多台灣政治人物來說,這都將是一場生死之戰。

  “倒扁”人數突破百萬

  “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得到文藝界、律師界、宗教界等不同領域人士聲援。22日,該運動獲得的募款數額超過1億元新台幣,聯署人數預計也已突破百萬。據稱,連不敢公開參與“倒扁”捐款的警界,都有不少人偷偷在辦公室填寫匯款單。北部參與此活動的警察已超過三成,從高層主管到基層警員都有。為防止高層秋後算賬,部分人甚至以犯人的名字匯款。

  “倒扁”活動決策小組內部人士還透露,希望靜坐首日有20萬人參與,然後以“每日遞增”的方式形成強大壓力,等累積到50萬人以上時,便可能成為壓垮陳水扁的“最後一根稻草”。對于人們很關心的開始靜坐的日期,運動發言人賀德芬說,最後還要根據陳水扁“出訪”日期再定,最早可能是8月27日,也有可能是9月9日,要讓陳水扁評估,到底是“人民重要,還是瑙魯的小朋友重要,還是到帕勞潛水重要”。賀德芬還表示,決定行動前3天會在報紙上“下動員令”,讓民眾做好準備,包括心理與身體、工作與家里的安排一切妥當,再展開“長期抗戰”。

  “擁獨拉甦”,“抹黑”施明德,可能“先鎮後暴”

  針對排山倒海的壓力,陳水扁開始一直采取“迂回戰術”,還安排一些到中南部去“巡視”的活動,結果被“倒扁”人士嘲諷,認為他連面對反對他的人的勇氣都沒有。最近幾天,陳水扁開始改變戰術,轉守為攻,明確表示“絕不下台”,並稱“不會只挨打”。

  19日,陳水扁在台南同鄉會上表示他與“行政院長”甦貞昌“穿同一條褲子”,以此尋求民進黨內擁甦勢力的支持。陳水扁還大肆指責施明德“倒扁”違犯“憲政”秩序、無視“法律”存在,是“民主倒退”,是想把台灣搞亂,是“讓共產黨來”。

  民進黨中央及“立委”也對施明德“開火”,全面攻擊其私生活、人脈及政治關系。民進黨主席游錫稱施明德的行動不只是“倒扁”,也是“倒閣”、倒民進黨、倒台灣,“正中中國下懷”。民進黨“立委”林國慶等抓住施明德7月在泰國會見陳水扁的死對頭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一事大做文章,稱施明德“對通緝犯情義相挺,對陳水扁卻落井下石”,還公布“施明德接受陳由豪饋贈的3000萬元新台幣豪宅”的消息,稱施明德是陳由豪豢養的“政治打手”。林國慶還打算公布“施明德寫信向蔣經國求饒”的信件,想把施明德描述成為一個“毫無革命精神、貪生怕死的小人”。由于民進黨對施明德所做的人身攻擊極為強烈,而且施明德長期在政界活動也確實可能留下些把柄,所以預料這類抨擊將持續不斷,對民眾支持這個活動可能也有部分影響,至少捐款就由前幾天的每日近2000萬元新台幣,縮減到只剩800多萬元,未來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對付民眾“倒扁”,陳水扁也有狠招。據悉,“總統府”已畫出“紅線”,一旦有人越線,“軍警憲不會坐視不管”。台灣政論家胡忠信指出,上周給台北市警局發1000架“利刃型拒馬”(拒馬是一種用鐵蒺藜做的架子,編者注),是台灣當局對付“倒扁”示威者所用的一種恐嚇手段。以往的拒馬對民眾殺傷力不大,但這種利刃型拒馬則鋒利無比,若不小心被刮到,會有生命危險。

  “倒扁”總部獲得的消息顯示,陳水扁還可能采取“先鎮後暴”的方式,有意在“倒扁”靜坐完全平靜的狀況下制造一些小的混亂,然後再發動大規模的“鎮壓”。鎮壓一展開,就會使現場秩序大亂,陳水扁就可以振振有詞地說這是一場“暴動”,然後更重地鎮壓。

  “倒扁”團體做好準備

  台北市長馬英九一再表明不贊成使用這種拒馬來對付靜坐民眾,台灣媒體與各界也議論紛紛,但受陳水扁直接指揮的“警政署長”卻至今仍不松口,表示“不保證不使用這種拒馬”。

  賀德芬認為,台灣當局到時如果想栽贓,放一些石頭、木棍等“凶器”,說是“倒扁”總部預備的“暴動武器”是絕對有可能的。因此,只有堅持“和平靜坐”才是“對抗未暴先鎮”的唯一策略。總部特別請有長期街頭運動經驗的前“立委”簡錫楷,擔任訓練靜坐糾察隊的任務。第一批參加培訓的有100人左右,估計下一批將培訓1000人。據悉,教官設計了10種場面,比如警察抬人是否要抵抗,現場發生騷亂怎麼辦。模擬狀況還包括遭到“挺扁”民眾辱罵、挑釁時如何冷靜對待等。如果少數人爆發肢體沖突,其他人應以唱歌來緩和氣氛。

  台灣《中國時報》評論說,這場運動簡單的部分剛結束,困難的部分——炙陽、酷暑、饑餓、干渴、水柱、拒馬、政治離間、司法脅迫、鎮暴警盾、漫長的靜坐、浮躁與動搖——才要開始。

  陳水扁還可能打哪些牌

  《中國時報》評論稱,這次靜坐是“與掌握軍隊、情報機關及司法體系的權力者相對抗,是民意與官僚的準戰爭狀態”,“什麼都可能發生、什麼都可能不發生”。結局還很遙遠,“因為當權者絕對會以所有丑惡手段,打壓、抹除、抵消、迫害有礙他們生存的政治勢力”。

  台灣名主持人趙少康指出,陳水扁可能采取的手段甚至可能引發國際震驚,不可不防。如果陳水扁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以他“為了權位不惜一切”的秉性,他可以采取許多手段來延續他的權位,如他可以宣布台灣“發展核武”來吸引國際目光。這麼做固然會在國際上被譴責,但陳水扁在深綠的這一塊就將更為穩固,也可以很輕松地將現有的壓力轉移。

  兩岸間的情勢,也是陳水扁可以運用的一個籌碼。趙少康指出,上次“大選”後,台灣許多評論家就認為,只要陳水扁狠心一點,下次“大選”很有可能以爆發兩岸軍事沖突的方式,來制造對他有利的形勢。如果“倒扁”的聲浪繼續高漲,讓陳水扁感到危機無法消除,誰敢說他不會制造兩岸的軍事沖突來轉移注意力?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擔心陳水扁這次要乘坐“空軍一號”的專機外訪,而舍棄以往的乘坐台灣華航或長榮包機,是不是另有打算?其一,“空軍一號”是“軍機”,駕駛員沒有飛過國際航線,缺乏經驗使航程的安全有問題;其二,“空軍一號”飛行距離不到5000公里,在國際間飛行的不可測因素太多。其三,作為“軍機”飛到國際航線會不會有兩岸軍事問題的可能性……這些都讓人無法釋疑。如果陳水扁再制造出一次“意外事件”,到時對台灣與相關地區的影響可就大了。

  美國會不會救陳水扁

  趙少康指出,陳水扁這次“出訪”特地想“過境關島”,有“求美國幫忙”的企圖。如果這次陳水扁能順利“過境關島”,代表“美國還是承認他在台灣的領導地位”,他回台灣後可以大肆宣傳。陳水扁也心知肚明,他會不會下台,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只要美國支持,哪怕台灣內部再多的人反對他,他也可以無視一切“倒扁”行動,直到2008年5月任期到了再下台。

  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指出,其實關島只是美國“屬地”而不是美國“領土”,陳水扁過境關島的實質意義並不大,也不代表美國還是對他極為支持。今年5月,美國對陳水扁的態度已十分清楚,那就是在陳水扁沒下台前,承認他是台灣地區領導人,但也絕不掩飾對他的厭惡與鄙視。不過,陳一新認為,要說美國“希望陳水扁下台”,也沒到這個程度。因為陳水扁與台灣對美國來說,現在都不是重要議題,美國現在光是反恐、以黎沖突等問題已經忙不過來,能少一事就少一事。更何況如果陳水扁下台,美國還要花時間去熟悉原本不太了解的繼任者呂秀蓮,那可能還不如讓陳水扁繼續當下去,反正陳水扁現在威信受損、尊嚴掃地,他在那個位子上,反而會減少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所以美國對陳水扁很可能是既不支持、又不急著趕他下台。

  “倒扁”能否成功?

  “倒扁”能否成功,現在還不好說。即便成功,只有呂秀蓮繼任的可能,國親等仍是堅強的“反對黨”。李登輝規劃的那種“呂秀蓮繼任、王金平組閣、李呂王聯盟”的局面能否形成很難說。

  民進黨內部評估,只要陳水扁能堅持到明年,島內政治焦點完全轉移到2008年“大選”時,便可安全脫身。但如果陳水扁繼續消耗民進黨,甚至使民進黨在台北和高雄市長、市議員選舉中大敗,在明年的“立委”選舉中也失去希望,不排除屆時“城堡從內部攻破”。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倒扁”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有分析認為,陳水扁固然留住位子,尊嚴、威信卻被台灣民眾所唾棄,未來不但不能有什麼作為,還要天天為弊案纏身而受“千刀萬剮的凌遲之罪”,民進黨也將被拖累而丟掉2008的“大選”,甚至整個政黨的力量都將被“台聯黨”所取代,成為陳水扁的陪葬品,這比“倒扁”成功還有利。所以,國親兩黨和“台聯黨”才沒有那麼積極地參與“倒扁”,只是讓民氣能有所宣泄,這或許是這一輪“倒扁”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