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微調凸顯理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0 06:57:42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 央行决定從7月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國際金融報文章評論道,此次調整可以說是情理之中,市場上早就有了緊縮的預期。仔細斟酌,可以發現此次調整更凸顯了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思路。

  文章稱,最近一段時間,從央行傳出來的種種消息顯示,緊縮信號不斷增强。央行貨幣政策第一季度執行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物價水平存在上行壓力較大,應該謹防通貨膨脹。5月份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其背後是許多商業銀行搭乘信貸緊縮前的末班車,導致信貸增長過快,投放數量過多。日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明確發出警示:控制貸款擴張最好的辦法就是收流動性,通過“釜底抽薪”讓商業銀行沒有能力繼續貸款。

  法定存款準備金作爲中央銀行的三大法寶之一,向來以改變貨幣供應量劇烈而被央行列爲慎用工具。此次我國央行雖然祗小幅調整了0.5%,但據專家估計會凍結近1500億元。可以說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是對銀行流動性的釜底抽薪之策。回顧一下中國最近的經濟情况,可以發現,此次緊縮以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的形式進行,也是情理之中的。

  文章認爲中國流動性過大的根本原因是外匯佔款過多,今年5月份中國貿易順差又創出歷史新高,帶動基礎貨幣投放和廣義貨幣M2增加,數據顯示5月份M2增長明顯加快。而中央銀行的其他重要工具在緊縮調整時已經略顯“疲憊”。爲了對沖流動性,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已經再度發行定向票據1000億元。但商業銀行流動性仍然過大,據權威人士介紹,央行爲對沖外匯佔款所發行的票據不斷增加,目前餘額已超2萬億元。隨著今年票據陸續到期和新的外匯流入,到今年底大概要投放3萬億貨幣,而經濟運行實際需求,增加5000億就已經足够,這就意味著必須對沖掉2萬多億的流動性。此前,央行發行定向票據的做法一直不被業內人士看好,因爲它雖然可以提高市場利率,但是成本大於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從貨幣政策管理的效果看,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較好的工具。

  其實對於緊縮措施國家已經出台了很多,如央行4月份提高了貸款利率,但5月份貸款增速依然加快,利率已經解决不了流動性過剩問題。再貸款和再貼現這個工具對我國央行來說早已失靈。衆所週知,中國居民儲蓄持續多年增加,商業銀行出現了巨額“存差”,超額儲備過大。可以這麽說,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央行現在的較優選擇,也是央行的無奈之舉。可以預期,假如7月份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經濟仍出現過熱,央行調整的措施會進一步增加,力度會進一步增强。

  文章指出,這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祗是上調了0.5%的幅度,遠低於預期。這也印證了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出席“交銀匯豐論壇”回答媒體提問時所表達的:央行下一步調控思路是微調。同時此次調整另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採取了有差別地進行調整。在此次調整中,農村信用社(含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暫不上調,繼續執行現行存款準備金率。把這個情况放到最近中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新農村的背景中可以發現,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貨幣政策調整更注重了靈活性和針對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