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在以色列安全內閣通過了加強在黎南部地面攻勢決定幾個小時後,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突然宣佈暫停執行這個計劃,以便為有關方面爭取停火的外交努力留出餘地。此一宣佈使以黎局勢避免了急速惡化的命運。
較早時,以色列安全內閣以九名部長贊成、三人棄權,作出擴大在黎地面攻勢的決定。批准軍隊推進到離距以黎邊境約三十公里的利坦尼河,估計行動會持續三十天。幾小時後的變化眞有點叫人摸不着頭腦。
以色列內閣部長埃坦在談到這一改變時說,“這是外交考慮”,也是讓國際部隊進入相關地區的一個機會。他還說,以色列“無意呆在黎巴嫩南部,只是希望邊境地區能夠和平”。
社論指出,他的這個調調跟以色列領導人前段時間所表達的強硬立場反差頗大,究竟葫蘆裡賣的是甚麼藥?是“良心發現”呢,還是受到國內外的強大壓力?抑或是疲兵不利呢?
自以軍對黎南眞主黨發動進攻的兩個多星期以來,在黎境造成了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黎巴嫩逾千百姓喪生,傷者幾千人,流離失所者近百萬,國際救援十分困難。近日,由於以軍宣佈在黎南實施戒嚴,警吿將轟炸黎巴嫩利塔尼河以南地區行駛的任何車輛,出於安全考慮,世界糧食計劃署等聯合國的人道救援機構,宣佈暫時停止在黎巴嫩南部運送和發放緊急救援物資的行動。
由於以方轟炸破壞了黎巴嫩的道路、橋樑等許多基礎設施,現在黎巴嫩的各大醫院只能通過自己的後備發電機維持運作。目前黎巴嫩的燃料油面臨嚴重短缺,如果本周不能運送燃料油到黎巴嫩,黎境內六成的醫院將面臨缺電,手術室、嬰兒暖箱等許多需要電力的醫療設施都將停止運轉。
以方阻止眞主黨游擊隊運送軍事物資的行動,勢必連民用物資的運送也受影響。黎巴嫩人民所遭受的極大痛苦,令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發動這場戰爭的譴責越來越強烈,就連縱容偏袒以色列的美國也承受巨大的壓力。
社論說,以色列雖然在這次戰爭削弱了眞主黨武裝,但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戰場上以軍的傷亡正迅速增加,不斷徵召後備役軍人,反映以色列有限的兵力窮於應付。國內希望通過外交解決衝突的聲音正在加大。擴大在黎巴嫩南部地面攻勢的決定在以色列內閣和政界各黨派中引起爭議是最好例證。
左翼黨派認為,以色列應將重心放在外交上,擴大軍事進攻的決定將摧毀由此產生的一線和平希望,把以軍帶入“死亡陷阱”,導致傷亡人數上升。
社論認為,値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通過擴大攻勢決定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強調,美國對以黎地區的人道主義形勢十分關注。他說,美國正在與聯合國一道起草有關各方都能接受的決議草案,以結束以黎武裝衝突,使外交解決途徑能夠最後發揮作用。顯然,美國的態度開始轉變。
也許,這是導致以色列暫緩實施擴大攻勢決定的因素之一。不過,以色列仍然隨時可以執行這個決定。
社論指出,以色列所以要打這場仗,根本目的在於要將眞主黨的武裝力量連根拔起,起碼不能再讓眞主黨控制黎南。但目前此一目標尙未達到,以方又怎會輕易罷手?而且,現在以黎及各方在達成停火的問題上分歧仍大,關鍵是以方拒絕從黎南撤軍,甚至要求設立安全區,讓以軍留在區內,與黎政府軍及國際部隊一起“維和”。這一損害黎國主權的要求,理所當然遭到黎方拒絕。
美國與法國提出的調停方案,也沒有要求以軍撤出黎南,黎方怎會接受?因此要求美法修改方案,黎方願意先與以停火,但停火後以軍必須退回邊界藍線外。這恐怕也不易為以方接受。看來,緩慢的國際斡旋還會進行,戰場上的較量還將繼續,和平將不會很快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