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北京對罷扁案低調以對的考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6 16:14:34  


潘錫堂:北京對台灣政情和“第一家庭”相關弊案,採取密切關注,但緘默低調與靜觀其變的態度。
  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作者 潘錫堂)陳水扁日前接見阿聯酋“海灣時報”社長時表示,他一直在思考,二十七日立法院表決之後,台灣應何去何從、兩岸應該何去何從。陳水扁指出,現在內部最需要的,就是推動政治協商,對外則是推動兩岸和談,二十七日後,他需要做一些思考與規劃。問題在於,由於陳水扁誠信一向飽受質疑,復以其家人與親信涉及貪瀆案,因此立法院罷免案表決之後,無論通過與否,他所要推動的朝野政治協商及兩岸和談,其可行性顯然不無疑問。

  在北京眼中,陳水扁早已被定性、定位為台獨的主張者與實踐者,惟又兼具善變狡辯性格,故自主政以來一方面宣示“四不一沒有”,期盼兩岸復談及建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卻又拋出“一邊一國論”,否定“九二共識”,意圖透過“終統”邁向“公投新憲”,尋求“法理台獨”的可能性。儘管如此,北京判定,陳水扁操作的台獨路線採伺機而動、迂迴側進之模式,若遇障礙則沉潛低調,十足體現其現實而不躁進的性格。

  正因如此,儘管北京從未相信、也不曾喜歡陳水扁,尤其也早已做最壞的心理打算,包括:陳水扁任內絕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因此大陸當然不會同意兩岸復談,以及未來不到兩年的任期,陳水扁至多只可能實現兩岸客運包機的常態化及貨運包機的便捷化,而不會同意落實兩岸直航。但對北京而言,陳水扁的施政及政治行為,並非完全無法預測,尤其可經由華府向陳水扁著力避免挑釁甚至走險棋,仍具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

  職是之故,北京對台灣政情和“第一家庭”相關弊案,採取密切關注,但緘默低調與靜觀其變的態度,主要考量有四:

  一,避免扁當局逮到機會,模糊焦點,反咬大陸一口,栽贓北京在背後操縱泛藍,主導爆料;

  二、陷入弊案漩渦中的陳水扁已自身難保,無力推動更激進的台獨措施,北京也不想此時妄加評論,導致刺激兩岸形勢;

  三、罷扁案要在“立法院”過關,難上加難,反而可能重挫泛藍,即使真的罷扁成功,扁下呂上,呂是急獨者,行為很難預測,更令人憂心;

  四、不樂見泛藍推罷扁案,成或不成均無助泛藍,而倒閣亦會使扁有機會分化馬宋王,扁若解散“立院”重選亦增添動盪與變數,不如不提罷免與倒閣,任弊案繼續發展下去,則從今年底至二○○八之各項選舉,對泛藍勝選較為有利。(作者是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