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網:政權的崩潰,貪污是前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9 18:07:35  


  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聯合新聞網今天發表《歷史月刊》文章說,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永存不墜的政權。而幾乎所有要崩潰的政權,都會面臨貪汙腐化的問題,貪汙腐化可說是政權崩潰前非常容易見到的現象。

  文章說,中國人對於官吏貪汙腐化常常是抱著非常寬容的心,不願意深責。古人常在鼓勵年輕人努力讀書時會說一句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了書才能做官,做了官才能娶得美女;讀了書才能做官,做了官才能擁有黃金屋。”所以這句話中間省略了一個“做官”的過程。

  做官真的能擁有黃金屋嗎?試看歷代的官俸幾乎都很低,一個官員如果只靠自己的俸祿,大概能夠吃飽穿暖再買個瓦屋就不錯了,怎可能擁有黃金屋呢?這中間當然是另有薪俸之外的來源了。這個薪俸之外的來源,不靠貪汙又怎能得到?所以當一個官員告老還鄉後買了漂亮的豪宅,人們多半不會問他錢怎麼來的,而只是會很羨慕他,但實際上這個做官的錢多半是貪汙來的,不過人們常不會去追究他們的錢從何處而來。

  文章指出,自古至今,中國官場上的貪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不僅官員要貪汙,有時君主也要貪汙,因為君主也是人,他也會愛錢財。舉唐代德宗皇帝為例,唐德宗就是一個典型的愛財君主,他鼓勵臣子送錢財給他,臣子們於是紛紛奉獻錢財,這種奉獻稱為“羨餘”。羨餘是什麼呢?當時官員們說這是賦稅之外的錢財奉獻給皇帝用的,事實上一個官員除了賦稅之外哪有其他收入可以奉獻呢?這個其他收入只有壓榨老百姓靠貪汙手法才可能有這種收入。

  所以“羨餘”實際上是官員貪汙來的錢財奉獻給唐德宗,這真是“為君主貪汙”。有些臣子為了巴結唐德宗,不但一年三節要奉獻,有時還會每月奉獻,稱之為“月進”,更有些臣子每天奉獻,稱之為“日進”。這種情形擺明是君主在鼓勵臣子們大家一起貪汙,所以從唐德宗以後,貪汙便成為唐朝官員中一個公開的現象,讓唐朝政府變得腐敗不堪。

  當然,官吏們貪汙絕對不是只為君主,也會為自己貪汙,所以沒有一個貪官本身是清白的。歷史上可以看到許多著名的貪官,這些貪官不但貪了很多錢財,害了很多百姓,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敗壞政治風氣。像唐玄宗時代兩個很有名的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宰相都是有名的貪官,所以從唐玄宗開始,唐朝的政治風氣就開始腐敗下去。在唐玄宗以前,唐朝雖也有貪官,但風氣上相對是比較好的,然而自唐玄宗開始由於李林甫和楊國忠的影響,貪汙變成政壇上普遍的風氣,也造成了日後的安史之亂,從此唐朝就走上了衰敗的路子。

  文章說,貪官確實可恨,但是貪官最可恨的不在他本人的貪汙行為,而是他所造成的腐敗風氣。像清朝乾隆皇帝時代的和珅,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等到嘉慶皇帝掌大權後雖然把和珅抄了家,將他貪汙而來的龐大財產充公。但是貪汙卻已經變成一個普遍的風氣,抄了和珅一家已經不能改變整個風氣的敗壞,因此從嘉慶時代開始,清朝的政治高峰期便過了,從此一路走向衰亡的路子。貪汙就好像是一個蛀蟲在不斷的啃食樑柱,把樑柱都穿空了,使得房子雖然看起來仍舊一樣,實際上樑柱內部卻已經虛空了,若外面稍有風吹雨打或有人稍微用力一推,這個房子便會垮了。所以貪汙是政權崩潰的暗中殺手,會讓一個政權在不知不覺中毀朽而崩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