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玩弄金權擷取私利 扁被權力沖昏了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9 11:34:48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評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當愈來愈多的弊案傳聞讓台灣「總統府」的形象無量下跌時,它代表的是最高執政團隊全面的誠信崩盤。 

  社評指出,這些年來,台灣政局最可怕的變化,不是執政道德的淪喪,而是人心對這種淪喪正在從震驚、憤怒、無奈很快變成了麻木,然後又從麻木變成了習以為常,再從習以為常變成了理所當然。陷在臭染缸裡的台灣,離清白之氣太遠,漸漸已經分辨不出是非黑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那道界限完全從心中泯沒。 

  想像一下,如果今天是美國的白宮副幕僚長,為了某大百貨公司的紓困和經營權問題,把民間大企業負責人叫到白宮裡面來,是澄清白宮不管這檔子事也好,是「喬」經營權也罷,將會是怎樣的一場政治風暴?如果爭取某金控經營權的各造,紛紛進白宮向第一夫人提「報告」,又會引發多麼激烈的衝擊?如果白宮那隻手毫無羞慚地伸進企業、銀行、國營事業、公共工程以及那些銀行要怎麼合併,用政治權力打翻自由市場重排版圖,會受到人民如何的唾棄? 

  社評說,為什麼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台灣,當事人卻似乎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有需要檢討之處?前後兩任「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馬永成,先後都被捲入弊案風暴。陳哲男不只涉入高捷案、被拍到賭場照,還爆出在「總統府」利用人頭炒股及司法黃牛案,短短幾年在「總統府」內的時間就能做這麼多事,顯然一點也沒閒著。 

  馬永成日前帶著前財政部長林全一起在台灣「總統府」開記者會,澄清總統府從未涉入SOGO經營權之爭,他當時會請陳哲男邀李恆隆、蔡辰洋在府內會面,是為了說清楚總統府不介入民間買賣。林全也表示,開發金等案的處理都是他任內決定的,總統府從未有所指示。 

  社評說,如果真如馬永成所言,因為當時外界有關「總統府」涉入SOGO經營權的傳聞太多,所以才邀請相關人士到府裡來當面說個清楚,這是可以理解的,也許馬永成當時想法單純,覺得說清楚了就好。不過,從企業家競走官邸、爭搶「總統府」高層門路,直演變成坊間傳聞愈演愈烈,以致馬永成得找人到府裡來澄清,日前更得找林全一起開記者會,凡此種種,反映了一種什麼樣的政商互動? 

  從寬處想,民進黨政府沒有執政經驗,很多高層政務官不曾當過一天的公務員,突然間委以大任,有些分寸是比較拿捏不準,有些該避的瓜田李下也不懂得避。問題在於,偶爾的技術瑕疵還可以接受,但基本心態的偏差,卻是不能容許的。擁有執政權力者,如果被權力沖昏了頭,忘了自己只是接受選民的付託來管治台灣,反而以為有了權力就可以在任期內為所欲為,不必接受監督,不必時時警惕自己的舉止,心中沒有一道不能逾越的分際,那將有太多機會可以玩弄金權擷取私利,也有太多可能讓全國最高權力機關的總統府淪落為一個政治黑洞,成了所有陰暗金權角力與分贓的無底漩渦。 

  社評說,很坦白的問一句,所有爭相奔向官邸、企圖藉「總統府」高層搶奪經營權、乃至多位親自出席當時還只是「總統府」秘書長馬永成婚禮的商界聞人們,看的是陳水扁夫人、陳哲男、馬永成個人,還是陳水扁自己?更精確地說,看的是陳水扁這個人,還是他手上擁有的權力? 

  恐怕,許多人真正在意的是擁有權力魔戒的陳水扁。如果陳水扁不是台灣「總統」,馬永成的婚禮能有那麼多董事長賞光嗎?如果陳水扁沒當選台灣「總統」,還會有那麼多商界名流爭相交陪嗎? 

  民進黨反國民黨反了幾十年,對什麼叫政商勾結、什麼叫裁判兼球員兼獲利者絕對不陌生,怎麼自己執政後做得更露骨粗糙?明知權力魔戒纏上了金錢利益就會走火入魔,可是看看這六年,從台「總統府」到官邸,不但對自己的行為分際毫無要求,被爆料出來後也不知反省,甚至沈淪成了貪瀆攻伐的打手,讓台灣利益成為祭品也不覺不安,這是對力挺阿扁的所有選民,最不可原諒的背叛! 

  社評認為,也許陳哲男是個案,也許馬永成被冤枉,今天各種真假不明的醜聞,都需要確鑿的事實才能裁判,這才是公平的作法。可是,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台灣,難道得到公平對待了嗎?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