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慶田:轉變增長方式 解決煤炭安全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7 14:59:00  


郎慶田董事長出席兩會。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新汶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郎慶田在十屆人大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建議,要創新煤炭安全生產理念,而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根本在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一、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前提在於創新安全生產理念

  解決煤礦安全問題,貫徹落實黨的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觀,實現煤炭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是煤礦安全工作的根本目標,更是檢驗煤炭企業生產力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實現這一目標、提高生產力發展水準,我認為創新安全生產理念是根本前提。 

  一是在煤礦職工群體中大力倡樹“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險”的理念。煤礦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監督、檢查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一些老礦區隨著礦井開採深度加大,自然災害日趨嚴重,生產環節多、戰線長,單靠“人盯人”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效果也越來越差。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煤礦的安全問題,實現長治久安,關鍵是要靠煤礦工人的自主保安。人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安全生產的主體。要以“啟發人自覺安全、教會人自主保安”為重點,明確安全發展的終極目標不是以“杜絕死亡事故”為標誌,而是以“現場沒有隱患,保障職業健康”為內涵,切實把工人置於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核心位置,教育員工珍惜、尊重和善待每天隨著我們的身體,樹立用健康經營人生的理念,通過宣傳、灌輸和浸透,喚醒職工內心對安全的自需、自求意識,使職工切實認識到安全是自己的事,健康權、生命權是做人最基本的權利,引導職工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切實解決“上急下不急”的問題。在導入“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險”理念的基礎上,通過“崗位聯責區域安全聯責、職工安全聯保”、推行“標準化管理”,將安全責任細化到每個崗位、每名員工,將安全壓力傳遞到每個人、聯責到每個人,進而引導職工樹立“他人的安全也要管,聯責聯保聯著咱”的理念,樹立“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思想,真正做到以思想上的安全保證行為上的安全,為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是在煤礦管理隊伍中大力倡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保安全必須靠科技”的理念。安全是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只有實現生產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才能保證煤礦整體工作的安全。科技進步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必要手段。沒有科技要素的基礎保障、技術研發的動力助推、先進裝備的後盾支撐、生產環境的改善優化,就不會有職工的企業和職業自豪感,實現煤礦長治久安更是無從談起。為此,要通過“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切實實現生產與安全的有機統一,做到以百分之百的時間、百分之百的空間、百分之百的過程、百分之百的人員來抓安全,消滅安全管理中的空檔,實現“時間”和“空間”上的閉合。要通過“保安全必須靠科技”,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生產系統,提高裝備水準,精簡勞動組織,改變系統的不完善狀態、改變設備的不健康狀態、改變隱患的不確定狀態,確保礦井生產實現良性迴圈;要通過產學研聯合,超前掌握煤礦現存的各類自然災害,做到超前預防、主動控制、了然於胸,牢牢把握煤礦安全工作的主動權。去年以來,新礦集團安全工作之所以創出建企以來最好水準,礦井百萬噸死亡率0.16,4個礦井實現連續安全生產超1000天。其中,鄂莊礦突破5000天,創全國同類礦井安全生產最好水準,靠的就是高投入、嚴管理、重科技,靠的就是“採掘生產機械化、輔助系統自動化、安全監測數位化、企業管理資訊化”。隨著企業安全工作的不斷發展,今年我們又把“綜采工作面地質保障系統”、“探索實施無人工作面、無人崗位”、“消滅煤層放炮”等作為重大課題進行立項研究,希望國家給予政策支持。

  二、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關鍵在於實施重大技術攻關

  從目前看,我國煤礦安全領域需要重點解決的關鍵技術有:礦井機械化生產;高瓦斯區、高應力區、地質異常區超前探測技術與裝備;粉塵濃度連續監測技術;突水水源與突水通道封堵材料與裝備技術;重大事故遇險人員生命保障及快速救援技術與裝備;井下人員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解決這些關鍵技術的根本出路是提高技術裝備水準,將機械化、自動化、數位化、資訊化引入礦井,最大限度減少井下人員,增加技術要素,完成煤炭工業的歷史性轉型,努力做到安全狀況好、資源利用率高、環境保護好、勞動效率高,實現健康發展的總體目標。

  著力解決煤礦安全關鍵技術問題,如果單純靠各煤炭企業、生產礦井自身去努力,必然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一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煤炭市場持續走低,造成了礦井安全投入的大幅欠賬,許多礦井只能在原有技術裝備基礎上勉強生產,沒有經濟實力去從事比較高端的科技研究;二是即使各生產礦井有能力去搞研發,同一件事大家都去做,必然造成極大的浪費;三是缺乏組織性的課題研究,在方向和適用性上都難以保證其推廣和使用價值。四是沒有國家財力、物力的投入和保障及有效的組織,其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就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以新汶礦業集團為例,由於經過近50年的長期超能力開採,其大部礦井都面臨著井深、地質構造複雜、衝擊地壓、高溫熱害嚴重、水火煤塵瓦斯突出等災害,在治理中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雖然近幾年集團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與各大專院校聯合攻關,在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特別是在衝擊地壓、冰冷降溫等方面破解了世界性的難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礦井生產的安全保障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但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企業個體在無奈之下做出的應由國家通盤謀劃的事情,從而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

  因此,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仍然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來說,國家與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煤炭開採安全生產保障問題的認識,儘快組織科研單位對困擾煤礦安全的諸多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真正解決制約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技術難題,全面完成煤炭工業歷史性調整轉型任務。為此,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在國家治理煤礦安全資金中撥出專用款項,各煤炭企業按比例拿出部分資金,並對參與科研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二是由國家指定科研院所領頭,列出制約煤礦安全生產的專項研究課題。三是由國家科研部門、院校牽頭,組織各方面精幹研究人員,系統有效地進行關鍵技術問題的科研攻關。四是做好科研試點工作,並在試點取得成功之後,在全國煤炭行業積極推廣科研成果。

  三、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根本在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分析當前我國煤礦事故多發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煤炭工業、企業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轉變。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想抓好抓出成效,實現健康穩定發展、長治久安,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迴圈經濟。這其中關鍵之關鍵在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早在10多年前的“九五”計畫中就已經提出。為什麼經過十多年時間轉變的幅度卻不大:資源消耗高、浪費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仍然存在,並且因之使工業生產安全問題變得十分突出。我認為,主要癥結有二:一是過高的逐利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能夠使企業提效率增效益,但這是長期才能顯現的效果,而在眼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要投入付出代價的。因而一些企業嘴上喊得響,行動上卻不積極,只顧攫取眼前的最大利益,表現在煤礦上,最典型的是超能力生產。國有重點煤礦、鄉鎮小煤礦超能力生產現象都十分嚴重。這其中,小煤礦的礦主就是為了賺錢,他們絕不會為了國家的、長遠的、不可期的利益去放棄個人的、眼前的、可期的利益。加之我國尚未建立起綠色GDP考評體系,對官員政績的考評主要還是看GDP的增長。因此,煤礦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自然就要努力增產。儘管政府在安全上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發生大的事故處理也很重,但還是有一部分煤礦在責任和利益的關係上處理不好,在生產經營中重視追求利益而忽略了責任,沒有真正注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二是導向的矛盾性。現在政府、企業對安全都是非常重視的,但在導向上卻表現出一種矛盾性。人們看到了急功近利得到的實惠,卻沒看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帶給個人的好處。這種導向,勢必使更多的人忽視安全而去追逐暴利。而在這種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下,安全是無法得到保障的。

  只有煤礦的經濟增長方式真正轉變了,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煤礦事故多發的局面。而對於轉變煤礦經濟增長方式,現在需要探討的不是怎麼轉、向哪里轉的問題,而是如何真正轉、快速轉的問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快速轉變,首要的是解決以上兩個癥結:一方面,國家要進一步加大責任追究力度,讓那些以礦工生命換取財富的人真正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能像現在這樣以小責換大利。另一方面,建議國家要加強對煤炭行業的管理,從政策上加以引導,對破壞嚴重、浪費巨大、技術管理水準低下的鄉鎮地方煤礦一律退出煤礦開採領域,提高煤礦准入門檻。要讓那些採取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的煤礦開不下去,至少也要讓他們付出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開採更大的經濟代價。對國有煤礦,要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作為考核其經營者業績的首要指標,而不能把效益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依據。唯有如此,煤炭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轉變,煤礦的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四、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基礎在於培養煤礦專業人才

  近兩年來,煤炭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斷檔和斷層,尤其是從事井下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級技術工人嚴重短缺,這種人才危機的嚴重後果已經從頻發的礦難中得到了印證,也成為制約煤炭行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能否緩解這一危機,關係到煤炭經濟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廣大煤礦職工的生命安全,為此,政府、企業和全社會都應當高度關注煤炭行業人才短缺問題,共同攜手解決這一燃眉之急。

  一是保證煤炭經濟健康運行是治本之策。造成煤炭行業人才危機的根本原因,說到底就是經濟運行的問題。為此,政府應當從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高度重視煤炭經濟,切實加強宏觀調控,協調煤炭行業與其他行業的關係,保證行業間利益均衡。煤炭行業要加強行業自律,增強團結,杜絕惡性競爭現象的發生。煤炭企業要加快改革發展,壯大經濟實力,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收入水準,不斷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加快人才的自主培養和引進是當務之急。企業要堅持人才強企戰略,制定具體的人才發展戰略規劃,落實激勵措施,引進企業所需之才,培育企業可用之才。同時,積極創建學習型企業,形成事事學習、時時學習、人人學習、處處學習的局面,使工作和學習融為一體,學習和創新融為一體,使學習成為每個人全面發展的階梯,成為組織不斷前進的內動力,大幅度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水準和科技文化水準,使企業永遠保持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為了增加人才儲備,這幾年,我們新礦集團與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簽訂了人才培養協定,保證每年都有一批優秀大學生進入企業。三是形成健康有序的人才供求體系是關鍵所在。這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學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作為推動力,應當通過招生政策、獎學金制度等,引導學校專業的設置、學生的報考和就業方向;高校供給方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優秀人才;企業應當制定靈活的人才引進措施,做到用事業、感情、待遇吸引人、留住人;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響應國家號召到艱苦行業去磨礪、鍛煉。 


    相關專題: 十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