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強化中華文化不能靠排擠聖誕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5 09:20:37  


  中評社香港12月25日電/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今天是西方的聖誕節,針對“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熱衷過聖誕節”,北大、清華、政法大學、人大、武大、南開、中大、北師大和中科院等校的十位博士日前發出聯合署名倡議書,號召人們愼對聖誕節,以“喚醒國人、抵禦西方文化擴張”。立即引發人們廣泛議論。 

  沒錯,聖誕節是西方的宗敎節日,但經過時間和地域的演變,聖誕節已不再局限於紀念耶穌的原義,原來的神聖、神秘和虔誠漸呈淡薄,變得越來越商業化和世俗化,在宗敎界以外尤其如此。從聖誕到元旦的一周內,人們在喧囂聲中盡情地放鬆、娛樂,瘋狂地購物。由此釋放出的“信仰消費”能量,不僅讓商家們興奮不已,聖誕節文化因而改變,也因而火爆,最終變成世界範圍的消費狂歡節。 

  在西方,節、假日是零售和服務業的旺季。聖誕節在美國就已成為一個經濟指標。中國自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節日商品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雖然不是基督信仰傳統特別深厚的地方,但由於經濟和商業原因,聖誕節也就逐漸成為改革開放後的新興節日,亦是許多行業增長的助燃劑。不過,聖誕節的過度消費和過度浪費已引起西方國家許多人的警覺和擔心。 

  社論指出,目前,中國人熱衷過的西方節日不僅有聖誕節,還有情人節、愚人節、萬聖節、感恩節等,成為年輕一代與朋友聚會的機會,成為多姿多彩的集體狂歡,鮮有將其與宗敎相聯繫。聖誕節的氛圍適合靑年人活潑、激情、奔放的個性,他們並沒有因為狂歡而改變原有信仰,除了增加一次快樂的機會,聖誕節並沒有改變甚麼。 

  的確,隨着西方節日在中國的逐年走紅,使得一些人感到中國傳統文化存在危機,於是一方面呼籲重視傳統節日,如有人於兩年前在“首屆中國社會發展政策高層論壇”上就疾呼“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節為法定節日”,以便“充分發揮傳統節日在今天的作用”,使之“服務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另一方面則倡議“抵禦”西方節日。 

  社論說,然而,西方節日的走紅,並非意味傳統節日的必然衰退和“西方文化的擴張”。相反,抵制西方節日,有違文化發展規律;慨嘆中國傳統節日缺乏弘揚後勁和魅力,更是對自身傳統文化缺少自信的表現。翻閱歷史,中華古國也曾輸出過自己的文化產品。隨着全球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不同文化間的相互滲透和交融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種交融與滲透,決非此消彼長,更非你死我活,而是彼此互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就像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在西方社會越來越受重視那樣。 

  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是在不斷與外來文化相互吸收、衝突和碰撞中,逐漸進步演化的;任何一個文化的生命力也在於不斷兼收並蓄,將外來優良養份消化吸收。倘若一味盲目的排斥外來文化或人為地誇大自身文化,不僅有違文化發展規律,更有礙文化的發展進步。正如李叔同著名的《送別》,該曲原出自美國曲作《夢見家和母親》。《送別》並沒有因為西洋音樂破壞了中國的文化傳統,反而是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社論認為,中華民族文化不僅體現在年畫、中國結和紅燈籠上,而應有更堅韌和更深厚的內涵。中國傳統文化如果靠單純的排擠西方節日來強化,只能是徒勞的。 

  內地《環球時報》發表《聖誕是情人 春節是原配?》的評論文章,開出療救春節“處方”:一是將聖誕節活潑的形式嫁接到春節上,使年輕人和前衛一族將“愛”順延到春節來,增添春節民俗活力。二是吸收聖誕節的合理內核,摒棄春節故有的糟粕。三是將聖誕節、元旦及情人節形成“節日共同體”,借助三者的國際感召力,開展節日連貫性活動。人們相信,隨着自身經濟文化的發展,更多的民衆會以理解、理性的態度對待西方節日,並不斷吸收西方節日的養份來豐富和充實中國的傳統節日,洋為中用,共同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