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世界格局 日本爭奪下一代汽車主導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4 16:40:32  


  中評社廣州11月24日電/日前在南京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年會上,有關專家介紹說,近年來日本正加速開發推廣新能源汽車,以爭奪下一代汽車主導權,世界汽車工業的格局將由此發生轉變。

  制定新戰略應對石油危機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展室主任趙英日前赴日本進行學術訪問瞭解到,日本政府於2006年6月正式出臺了《2030年的能源戰略》。這一規劃涉及
日本在搶先發展新能源汽車。(資料圖片)
到了日本所有的能源領域。其中提出了使日本對石油的依賴從目前的80%降低到40%;核電比重要提高到30%-40%;使日本成為世界最節約能源的國家;發展各類新能源等戰略構想。

  趙英說,世界原油供應緊張,價格持續上漲,是日本制定新能源戰略的直接動因。日本政府研究機構認為,“隨著國際石油市場競爭激化,從石油、天然氣生產國角度看,日本石油市場的吸引力下降,日本的能源確保不能產生極大的懸念。”

  日本政府採取對新能源予以減稅、財政補貼等優惠措施,對從事燃料電池開發的企業,政府給予稅收減免;對新能源的發展,提供政策性融資、軟貸款。目前新能源在日本能源結構中占1.7%,2010年要提高到3%。

  在上述背景下,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加速開發與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為新能源汽車(目前主要是混合動力汽車)登場,創造了市場條件。

  多種措施推廣新燃料汽車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目前,日本政府、研究機構與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的戰略共識已經達成。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到2030年要普及燃料電池汽車的戰略目標。日本政府正在和準備採取如下措施:

  政府在2006年預算內給予燃料電池及相關技術開發199億日元的支持;給予燃料電池產業化實驗33億日元的支持;給予新能源汽車市場導入88億日元的支持。自2006年起到2009年,對從事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車用燃料供給設備、燃料電池設備開發的企業給予稅收方面的支持。

  在政府支持與推動下,中介機構為日本中小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研究,提供支援。在經濟產業省推動下,自90年代以來開展了燃料電池汽車所需要的共用新技術、設備的研究。日本政府對大學、研究所從事燃料電池開發給予了較多的補貼。目前在燃料電池開發方面,日本有了很大進步。日本研究的燃料電池,效率提高了11倍,體積也小了許多。

  通過政府財政資金購買燃料電池汽車,開始在公共服務領域進行運行實驗。日本政府現在主要工作是建立加氫站。現在已經從鋼鐵公司、煤氣公司的廢氣中制取氫,還對氫的運輸、製造、儲存等方面進行研究。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10年日本使用中的燃料電池汽車要達到五萬輛;2020年達到500萬輛。

  日本汽車企業對燃料電池的開發,也視為21世紀生存的根本,投入了大量資源。1997年豐田公司開始銷售混合動力汽車,每台汽車60萬日元,買一台車政府給予消費者20萬日元補貼,但是其油耗只有傳統汽車的一半。油價上漲到70美元後,混合動力汽車的優勢開始顯現。混合動力汽車到2005年10月為止,共賣出41萬台,主要是國內銷售。

  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啟示

  首先,中國汽車工業界雖然也對新能源汽車有所重視,但是關注的焦點仍然是傳統動力的汽車,對於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更是抱有一種“那是遙遠的事情”的看法。實際上,從日本政府與企業的行動看,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進入了具體的戰略實施階段。至於混合動力汽車更進入了市場化競爭階段。

  其次,日本政府、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值得中國汽車工業思考的是:如何在開發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取得配置資源;如何在過渡階段使傳統汽車產品與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市場上平緩過渡;最重要的是,在戰略上能否抓住時機,適度跨越,爭取在新能源汽車開發方面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再次,中國政府支持燃料電池發展的思路應當適當調整。中國對燃料電池的開發注重的是個別產品(規模經濟領域的問題),日本注重的是系列化產品(範圍經濟領域的問題);中國注重的是燃料電池為某些產業的服務,日本注重的是燃料電池產業。日本政府支持燃料電池的發展,不僅僅局限於汽車發動機的開發,而是面向整個能源需求領域。例如,對定置燃料電池(用於家庭、企業發電)的研究,日本政府就給予了極大重視。從2004年開始,有400個家庭使用燃料電池發電設備,政府給予每家600萬日元的補貼。

  最後,中國政府在支持燃料電池發展時,也應當集中於公共服務領域,例如,對氫的運輸、製造、儲存等方面進行研究;對加氫基礎設施的開發與建設等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