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黎以雖訂停火協議 但仍脆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4 09:29:14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經過漫長一個月的炮火洗禮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5個成員國於上週五(11日)一致通過,促請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結束殃及無辜百姓的衝突,同時授權一支由1萬5000人組成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這項停火決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隨後披露,停火日期設定在8月14日5時,並強調以黎兩國領袖已同意結束交戰。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以黎停火協議仍然脆弱”的社論,評論這次停火協議。

  社論表示,不過,這項停火協議仍然脆弱,就在聯合國通過停火令之際,以色列部隊卻繼續的向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進駐約3萬名士兵,雙方的炮火依然激烈。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聲言,只要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真主黨將會遵守休戰協議,唯若以軍仍佔領著黎巴嫩領土,真主黨就有權進行抵抗。

  停火令雖然通過,但因距離執行的日期的仍有一段空檔時間,以軍就借此試圖以強大的軍事力量,擴大控制黎南的大片地區,企圖把威脅它的真主黨據點隔離得更遠,藉以防衛以色列本土的安全。

  社論指出,聯合國得以通過國際社會期待了整個月的停火令,顯然若非美國的首肯,那麼這項由法國主導的停火令恐怕難落實。以色列以美國馬首是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美國不是考慮到本身目前可能面對的新一輪恐怖襲擊威脅,相信它仍會繼續的偏袒以色列而阻撓停火協議。

  美國總統布什向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清楚的表明,他形容為“國中國”的真主黨必須解散,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伊朗及敘利亞為真主黨提供武器的意見,這反映出美國的真正意圖,這也是為何阿拉伯國家停火令抱著謹慎態度的原因。《美國紐約人雜誌》就指出,美國縱容以色列打真主黨,可視為美先發制人,摧毀伊朗核子設備的前奏。

  以色列因二名軍士被真主黨擄走,結果大動干戈發動戰火,其實是意圖一舉將威脅它的真主黨擊垮;然而真主黨的反抗力量卻是出乎以色列的意料之外,這也導致雙方的衝突處於膠著狀況,結果是越來越多的黎巴嫩無辜百姓遭殃。

  社論稱,面對以色列恃無忌憚的轟炸,這激起國際回教社會的反彈,全球的回教徒群起抗議,這也使得國際局勢更顯動蕩和不安。而就在此時英國警方宣佈,偵破恐怖份子陰謀在飛往美國的10架客機中裝置炸藥,並逮捕了20餘名回教徒青年,美國更是直指是基地組織所為,掀起了另一股911恐怖襲擊的疑雲。

  這新一輪的恐怖襲擊壓力,明顯的對聯合國及美國達致以黎停火協議起了催化的作用,如果聯合國安理事不迅速的採取行動,那將使情況趨向惡化,最後威脅的是整個世界的和平和安全。美國及其盟友肯定的將首當其衝,一旦血債血還的局面失控,屆時全世界恐怕將難找到一片淨土,人類也將一直活在恐襲陰影和互相猜疑之中。

  以黎的衝突演變至今已不再是2名以軍被擄的課題,它導致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仇恨加激,以巴和平路線圖更是和談無望,加上基地組織伺機再起、這一切都威脅著世界和平,以色列和美國如仍罔顧國際社會的呼聲,最終將是自食惡果。

  社論表示,目前已同意派兵進駐黎南的國家包括法國、意大利、土耳其、馬來西亞、紐西蘭及愛爾蘭,至於準備派兵的國家有印尼、汶萊和瑞典,國際社會都對以黎及整個中東的和平寄以厚望,並希望聯合國能有效扮演其任務。

  無可否認的,聯合國在以黎衝突中,可以說是完全是受制於美國,以致根本無法發揮其角色,這也是為何遲至今天,在客觀因素及美國點頭下才通過停火決議。戰火和武力非但無法解決國際紛爭,它反而製造更大的分裂和問題,如今聯合國必須確保停火令獲得遵守,藉以捍衛其聲譽和地位,並顯現其肩負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